光明日報 2017-07-23 09:48:12
“2017年上半年,各項減稅政策持續推進,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僅落實‘雙創’稅收優惠政策就累計減稅2169億元,同比增長29.6%。同時,水資源稅改革、商業健康保險個稅新政、二手房交易稅收政策等百姓關心的稅收新動作,正產生積極影響。”在日前舉行的上半年稅收新聞通報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對上述改革的新進展進行了解讀。
“雙創”稅收優惠明顯
“2017年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共組織稅收收入70789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同比增長8.9%,反映出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說。
年初以來,國務院確定實施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等六項減稅政策。“六項減稅政策涉及面廣,做到了貨物和勞務稅、所得稅、財產行為稅三大類稅種的全覆蓋。不僅涉及企業,還涉及個人。”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劉寶柱說。
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落實“雙創”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稅2169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支持科技創新各項優惠政策減稅1243億元,增長25.2%,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減稅828億元,同比增長44.4%,惠及納稅人3000萬戶。“稅收數據反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亮點突出、新動能茁壯成長,成為拉動經濟稅收增長的重要力量。”劉寶柱說。
居民生活用水負擔不變
去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總體上看,改革一年來,進展順利、運行平穩,成效顯著。
作為全國唯一的水資源“費”改“稅”試點省,河北省101家城鎮公共供水企業由使用地下水切換為引江水,2016年河北省非農用水量同比減少1.8億立方米,抑制地下水超采的作用開始顯現。
這項改革還調高了高爾夫、洗車、洗浴等特種行業的稅額標準,綜合單位稅額達到每立方米15.44元,倒逼企業轉變用水方式,節水效果明顯。
河北省是全國嚴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地下水超采總量及超采面積均占全國1/3。從改革試點運行情況看,實現了改革前后稅費負擔變化“三增三不變”的目標,即:抽取地下水、超采區、高耗水企業稅負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正常用水、農業生產用水負擔保持不變。
商業健康保險個稅優惠推向全國
近年來,我國商業保險市場發展很快,人民群眾越來越喜歡購買商業保險,既為改善未來生活品質,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提供保障,又通過購買保險進行投資理財,獲取收益。商業健康保險就是其中的一個新型產品。
稅務總局與財政部、保監會聯合發文明確,從2016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31個城市先行進行商業健康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個人支付的保費,可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按照每人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限額據實扣除。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明確,從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由原來在31個中心城市試點,推向全國實施。兩部門制定下發了相關文件,明確了稅收政策和具體操作規定。
“商業健康險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的數額是免稅,不是稅收遞延,個人領取保險金時也不征稅。而有的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個人在購買保險時可以不征稅,但在領取保險金、退休金時要征稅,從這個方面講,我國個稅政策更為優惠。”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研所所長李萬甫說,在此之前,個人購買商業保險,個人所得稅沒有優惠,這項政策是個人所得稅發展史上的一次政策“破冰”。
二手房交易稅務服務效率提升
“以前辦理房屋產權證,要跑三個部門、取三次號、排三次隊,沒一天時間是辦不好的。現在資料送到一個窗口,三個部門同時辦理,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辦完。”浙江杭州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權證部經理嚴芳芳說,公司開通房地產交易網上辦稅系統后,申報繳稅都可以通過網絡完成,省下了來回送件和等候時間,辦稅效率大大提升。
在北京、天津、福建等地,網上預約辦稅已覆蓋全省(市),廣東珠海、廣西柳州等地通過開發房地產交易網上智能辦稅系統,實現業務合理分流與引導,有效緩解了辦稅大廳擁堵狀況。以廣西柳州為例,增量房辦稅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存量房辦稅由之前的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以內。
截至2017年5月底,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以來,地稅部門累計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共1166萬張。累計辦理912萬套二手房交易稅收業務,按工作日計算,日均受理申報3.1萬套,代征二手房交易增值稅684億元。
營改增的政策“紅利”得到進一步釋放,由于“價內稅”改為“價外稅”,相比營業稅減稅約34億元,其他相關稅收由于計稅依據調整為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或金額,減稅22億元,二手房交易累計減稅56億元,納稅人獲得了更多實惠。
(來源:光明日報,原標題:稅收新動作對百姓生活有何影響,記者:楊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