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首批民營銀行首個會計年度:微眾最能賺 華瑞非息收入占比最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4 01:50: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肖 樂 每經編輯 曾艷艷    

每經記者 肖 樂 每經編輯 曾艷艷

近日,2015年成立的首批五家試點民營銀行中,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均已發布了2016年年報,這是這批民營銀行自成立以來的第一份完整會計年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年報發現,2016年四家民營銀行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取得大幅增長,較2015年全部扭虧為盈。與此同時,各家銀行的定位和模式也在年報業績中體現出來。例如,自帶互聯網流量資源的微眾和網商,資產規模增長明顯快于天津金城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定位于“連接者”的微眾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最高。截至目前,已經有17家民營銀行獲批籌建(含已開業),在政策鼓勵的大背景下,民營銀行的春天是否已經到來,業績初顯的民營銀行又能否保持穩定增長?

4家民營銀行均實現盈利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微眾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52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24億元。微眾銀行2016年實現營收24.49億元,凈利潤4.01億元,而上一年虧損了5.84億元。

微眾銀行業績爆發主要得益于拳頭產品“微粒貸”的異軍突起。去年末,“微粒貸”產品累計發放貸款1987億元。

同為互聯網銀行,截至2016年末,網商銀行資產總額約615億元,較2015年末增長313億元,實現營收26.37億元,同比增長942%,實現凈利潤3.16億元,而上一年其虧損為6874萬元。

網商銀行依托阿里的電商資源,實行的是服務小微客戶以及農村市場的戰略。截至2016年12月末,網商銀行累計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879億元,服務小微企業客戶數277萬戶,戶均貸款余額約為1.5萬元。

天津金城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同樣在2016年實現盈利,不過其資產規模稍遜于兩家互聯網銀行。天津金城銀行2016年末的資產總額達到220億元,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5.51億元和1.28億元,其2015年度為虧損3566萬元。截至2016年末,上海華瑞銀行資產總額約為310億元,增幅為49%,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6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05億元,凈利潤1.42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后續盈利能否保持持續性還要看民營銀行各自的模式,“要看它們發展的路徑、各自的定位、股東背景,不能一概而論,重要的是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適合不同區域的市場環境,形成差異化的戰略。

記者注意到,公開資料顯示,溫州民商銀行2015年實現凈利潤1018萬元,是國內同批試點民營銀行中第一家實現盈利的銀行。

微眾、華瑞非息收入占比高

從四家民營銀行的收入構成來看,微眾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的非息收入占比較高,分別達到25.07%和28.29%,網商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分別為8.8%和10%。

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微眾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18.35億元,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5.62億元,投資收益5216萬元,非息收入占比達到25.07%。

微眾銀行如此高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主要來自于和其他銀行合作的聯合貸款模式。

微眾銀行方面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微粒貸”已與25家金融機構建立共擔收益和風險的聯合貸款業務合作關系。聯合發放的貸款中,20%左右的貸款資金由微眾銀行發放,約80%的貸款資金由合作銀行發放。

另一家民營銀行的年報透露了微眾聯貸模式為其帶來的收入情況。天津金城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其微粒貸合作產品貸款余額3.95億元,累計放款9.9億元,累計還款本金5.95億元,累計借款客戶3.6萬戶,累計放款筆數13.29萬筆,累計利息收入達到1400萬元。

上海華瑞銀行是另一家非息收入占比較高的民營銀行。2016年,上海華瑞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4.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6%。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6593萬元,同比增長89.8%,投資收益為1.2億元,非息收入占營收的28.29%,其中投資收益占18.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于經營時間短,四家民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處于較好的水平。年報顯示,微眾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32%和0.01%,上海華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零,網商銀行未披露不良情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