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4 01:50:4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江月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江月
隨著基金二季報披露結束,今年以來一直風波不斷的定增基金情況也清晰地呈現開來。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情況似乎真的不太樂觀。
在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市場風格轉換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二季度的定增基金要么暫緩定增項目投資、要么直接轉型,還有的還在“積極努力按流程申請將投資范圍從直接參與定增擴展到定增相關策略”,可以說是相當努力了。當然,還有一些前期在定增領域積累比較深厚的公募并不打算打退堂鼓,而是計劃繼續深耕下去,記者對它們的表現也會持續關注。
首先,來說說整個二季度定增基金的主要表現。剔除部分存續期都沒有的“偽”定增基金后,記者據Wind和基金公司官網數據發現,截至7月20日,公布了二季報的24只定增基金里,只有4只在本季是正收益,而其他包括曾經的明星定增基金九泰銳智在內的20只基金在二季度都是虧錢的。這一點從區間回報其實也能看出來,跌幅最大的國投瑞銀瑞盛本季大跌了8.56%,不過錢虧得最多的卻不是它,而是體量更大的財通多策略升級,后者本期的利潤為-3.65億元。
當然,定增基金和普通基金計算收益的方式不同,因為它采用攤余成本法計算估值,因此部分收益會被隱藏。不過,對于一些快要到期或已經完成建倉很長時間的定增基金來說,二季度的虧損或許就十分值得反思了。
說到了建倉,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這些定增基金的建倉進度。我們統計了截至二季度的股票持倉情況,事實是將近一半的定增基金目前的股票倉位在三成甚至以下,這個數據也是略為驚人。在這其中,倉位最低的廣發睿吉定增和九泰銳誠定增分別只有2.69%和5.4%,而且前者還是去年年底就已經成立了,這建倉速度也確實有點慢。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成立于去年年中左右的定增基金股票倉位也并不高,也難怪有基金評價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定增基金建倉速度放緩”。這一切也是事出有因的,作為曾經的“網紅”,自從接連遇上了再融資新規和減持新規,定增基金就已經大有偃旗息鼓的趨勢了,再加上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轉換,似乎更為“雪上加霜”,交出這樣不如意的成績單也不足為奇。
那這些基金打算怎么辦?通過二季報的公開信息來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為它們主要有三種應對方式。
第一種:咬牙堅持,繼續深耕。
九泰銳智在其“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表示,2017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出臺了完善減持制度的專門規則。短期內有利于遏制特定股東利用信息、成本優勢無序減持、清倉式減持,有利于引導市場建立穩定預期、恢復市場信心;中長期來看,對于引導市場踐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維護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2017年定增新規及減持新規的出臺,基金及時進行了定增投資策略的調整完善,在定增投資標的選擇方面更加關注上市公司中長期核心競爭力與內生成長性,通過更加嚴格的基本面標準選擇優質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通過伴隨優質上市公司的中長期成長獲取較高收益。”
這代表了一部分參與定增時間長、規模大的公募的想法,繼續咬牙堅持。
第二種:觀望調整,擴展外延。
雖然同樣是九泰基金旗下的產品,但成立時間更晚的九泰銳華、九泰銳誠二季報中就表示,在新規下,繼續進行定增投資將面臨封閉期到期時部分定增股份不能及時退出的問題,“我們已經建議監管部門針對現存定增基金適用減持新規做適當調整,在監管部門針對現存定增產品做出明確說明之前,基金暫緩定增項目投資,同時基金將在合同允許的范圍內,完善其他投資策略,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穩健收益”。
嘉實惠澤定增基金也表示,定增的監管政策明顯收緊,后續將保持密切觀察。“本基金將積極通過打新、定增二級策略等方式增強收益。”
而股票倉位目前最低的廣發睿吉則表示,其正在積極努力按流程申請將投資范圍從直接參與定增擴展到定增相關策略,或者再融資相關策略,以便更好地抓住投資機會。
第三種:保持謹慎,考慮轉型。
東海祥龍表示,新規發布后其在定增項目報價上就采取了謹慎策略,展望三季度,“將做好現金管理并擇機參與二級市場投資”。
博時睿遠則更為直接:股票部分已經完成定增建倉,后續操作集中于擇機退出定增項目及少量參與二級市場相關投資機會為主。
而對于今年3月才成立的國泰融信來說,頗有點“生不逢時”的味道。該基金表示“如果后續監管層對于公募定增基金的政策沒有放松空間,我們可能考慮產品進行轉型”。
欲了解定增基金二季報詳細數據,請登錄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查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