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5 01:42:15
每經編輯 朱昂
編者按【7月10日,萬達商業與融創中國發布聯合公告,萬達擬將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文旅項目曾是王健林為萬達布下的重要棋子。此前王健林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看好文旅項目,并以迪士尼中國項目作為對比,透露了萬達方面對抗迪士尼的戰略設想。可如今優質文旅資產轉讓背后,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何啟示?中國當前為什么難以出現迪士尼這樣的娛樂行業巨頭呢?】
朱昂
一直以來,市場都期待中國能出一個迪士尼這樣的公司。迪士尼商業模式的核心是IP制造和輸出,通過米老鼠和唐老鴨開始,不斷生產出現象級的IP。然后通過電影、主題公園、周邊產品等一整套的聯動來獲取利潤。
市場中的多數人認為,如果迪士尼的核心就是IP,那么中國未來應該能出一個迪士尼這樣的公司,畢竟中國文化中有大量優質IP。很長一段時間筆者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經過了一年多的思考,我認為中國在短期內恐怕還難以誕生一個迪士尼這樣的公司。
迪士尼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雖然我們總是能從身邊感知到迪士尼的存在——無論是上海的迪士尼樂園,還是各類迪士尼的玩具,或者是迪士尼電影中的漫威系列,甚至是迪士尼英語補習班——但從財經角度來說,我們應當排除掉這些直觀印象的干擾,所以筆者建議我們應該首先分析一下迪士尼2016年的年報。
根據迪士尼自己的劃分,公司基本上分為四個板塊:電視媒體、游樂場和度假酒店、娛樂事業部和消費延伸產品。我們對此一一進行解析。
電視媒體:2016年迪士尼電視媒體貢獻了236億美元收入,從收入來源看是迪士尼最大的業務,2016年收入增速放緩到了2%。這一塊其實就是有線電視臺,其中以當年收購的體育電視臺ESPN收入占比最大。
過去幾年美國電視最大的趨勢就是流媒體崛起。比如視頻網站巨頭奈非(Netflix)剛剛公布業績超預期,估值就達到接近800億美元。在這個大趨勢中,ESPN相比其他電視臺受到沖擊要小一些,畢竟體育比賽還是要看直播,不適合流媒體。
游樂場和度假酒店:2016年游樂場和度假酒店貢獻了169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5%,這也是大多數人心中最典型的迪士尼業務。迪士尼樂園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夢幻的游樂場,在這里大人、小孩甚至老人都能玩得很開心。里面有大量漫畫里面的場景,云霄飛車并不刺激,但是很溫暖,許多細節也是做得一流。
對迪士尼2016年財報中關于游樂場和度假酒店的收入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國本土依然是主要來源,收入142億美元。事實上過去一年,迪士尼的客單價增長了5%,客流量是有所下滑的,這也反映出用戶在迪士尼樂園的消費整體在增加。而在國際業務方面,主要受益于上海迪士尼開園,其收入增長了7%。
娛樂事業部:2016年來自迪士尼娛樂事業部的收入為94億美元,大幅增長了28%,是迪士尼所有業務板塊中增速最快的。迪士尼的電影業務就包含在這一板塊。2016年財年迪士尼有好幾部賣座大片,而在收購了漫威之后,對迪士尼電影IP起到了很好的商業化補充。在這一塊業務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的內容分發,包括一些流媒體電影和電視劇的分發,這一塊雖然很多國內朋友感知不深,但其收入在2016年也達到36億美元,幾乎和電影票房收入一樣了。
衍生品業務:迪士尼的衍生品業務在2016年收入55億美元,是唯一出現明顯負增長的業務。這一塊主要收入來自于授權的IP,貢獻了38億美元收入,另一塊是實體零售,貢獻了17億美元。
當我們簡單分析了迪士尼過去一年中各個業務板塊的變化之后,我們再來反思這個以米老鼠和唐老鴨起家的公司是如何做到1600億美元市值的全球娛樂巨頭。筆者認為這主要得益于迪士尼本身的商業化能力和美國文化的輸出。
要說商業化能力,我們得分析一下IP變現是否真的那么容易。一個反面的例子就是超級IP蝙蝠俠和超人,在華納兄弟手里幾乎沒能做好IP的變現。
從2015年北美票房的市場份額中我們可以看到,環球影業和迪士尼分別占到22%和20%的市場份額,其中迪士尼近幾年的崛起主要來源于其對漫威IP的不斷變現;相反,華納兄弟在之前的幾部“印鈔機”系列電影變現完以后,近年并未推出太成功的商業電影,這也導致它的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20%下滑到2015年的14%。
所以雖然超級英雄系列占美國電影票房的比例越來越高,但這不僅僅是一個結果,背后更體現出迪士尼商業化的能力。
其次我們來看看迪士尼的文化輸出。幾乎迪士尼所有的動畫片或超級英雄故事,背后都有強烈的美國文化。文化的定價權才是最有價值的,也是一個文化大國的根本。
中國在其文化達到巔峰的時候,將漢字、中國文化輸出到周邊的韓國、日本。美國在成為全球第一大超級大國后,也不斷輸出其文化。可口可樂、麥當勞,迪士尼背后都有鮮明的美國文化烙印。
回到本文的開頭,無論是商業化能力還是文化的輸出,中國目前還沒有達到相當的高度。雖然我們也擁有大量優質IP,但是我們發現無論是電影還是游戲,甚至動漫,在商業化能力還是有些欠缺。
中國在動漫的制作能力上與日美或許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整體商業化運營能力上,和美國的差距就更大。
相似的案例是鄰國日本,雖然有一系列超級動漫IP,包括七龍珠、火影忍者、圣斗士等,但我們看不到基于這些超級IP產生的主題公園,更多是賣一些游戲或者周邊產品。
背后的原因或許是:IP從來都不是主題公園成功的必要條件,全球以IP勝出的主題公園屈指可數——一方面,不是所有IP都有與主題公園結合的價值,比如當年國內大量西游記題材的主題公園最后大多都被關掉;另一方面,IP必須要和公園類型結合,否則硬生生地往游樂場里面放IP,會是很奇怪的。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在建立一種能向全球范圍傳遞的價值觀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對本土文化的傳承方面我們積累了太多“赤字”,許多年輕人能夠看懂復仇者聯盟的各種彩蛋,但對于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名著背后的文化底蘊卻不能完全理解。
總之,雖然我國擁有大量優質IP,而且這些IP本身也有宏大的歷史和世界觀,但中國現有的商業化能力亟待提高,否則短期內很難出現類似于迪士尼這樣的娛樂巨頭。
好在中國當前整體的文化消費正在崛起,這個土壤會培養一批生產優質文化和娛樂內容的企業,而在“十三五”規劃將文化產業作為“十三五”末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路線圖之下,或許將為中國未來誕生文化巨頭埋下種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點拾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