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7 15:59:08
每經編輯 王晶 宗旭
2014年,南京市的一則酷派手機廣告。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王晶 實習記者 宗旭
7月27日早上,在港上市的酷派集團(02369.HK)公告稱,近日接到平安銀行起訴,要求立即償還8000萬元人民幣。酷派集團稱貸款還沒有到期,正收集證據對起訴狀作出抗辯。
平安銀行起訴提前還貸
酷派集團公告稱,近日接到平安銀行深圳分行訴酷派集團附屬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即為“借款人”)、兩家附屬公司及單一最大股東之實益擁有人及其聯系人(合稱“擔保人”)的民事起訴狀。
該事件起因,平安銀行深圳分行訴稱其與借款人分別于2016年2月16日及2016年8月29日簽訂了《綜合授信額度合同》和《貸款合同》。平安銀行深圳分行向借款人貸款8000萬元,貸款期限截至2017年8月15日止。擔保人分別與原告簽訂了相關的擔保合同,為借款人于綜合授信額度合同或貸款合同項下應承擔的全部債務提供擔保。
平安銀行深圳分行訴稱,其經調查發現,作為擔保人之一的酷派集團一家附屬公司已出現財務狀況惡化的情況,將嚴重影響借款人的經營及履約能力,故向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訴訟請求包括:判令借款人立即向原告償還貸款本息共計8000萬元,判令借款人向原告支付實現債權的部分律師費人民幣15萬元,判令擔保人對借款人的上述全部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判令由借款人及擔保人共同連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
擔心酷派也會像樂視一樣
上述公告所稱的“單一最大股東”即樂視,此前樂視以30億元控股酷派集團。
2015年6月,以“超級手機”進軍互聯網手機領域的樂視出資21.8億元購買了酷派18%的股份,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2016年6月17日,樂視再以10.47億港元(約9億元人民幣)代價增持酷派股份至28.90%,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
2016年6月20日,賈躍亭在微博上表示,樂視成為酷派最大股東,未來將用生態模式全方位推動酷派的轉型和變革,一起邁入ET時代。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安銀行起訴酷派要求提前還款主要是因為擔心,擔心酷派也會像樂視一樣。其實,銀行也不清楚酷派的欠款情況,但是從財報來看,酷派是巨虧的。樂視資金鏈問題被曝光后,大家才知道樂視欠了很多款,而提前起訴的就拿到了錢,后來起訴的沒有(錢)。
5月31日,兩次宣布延后發布的酷派集團終于公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的業績,公司2016年實現收入約79.94億港元,同比減少45.5%;毛利約3.57億港元,同比減少77.54%;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42.1億港元,同比上年盈利23.25億港元轉虧。
對于2017年上半年業績,公司預計經營虧損會擴大到6億~8億港元之間,相比去年同期經營虧損港幣1.628億元,出現較大經營業績下滑。
對于酷派今后的前景,王艷輝表示,“經過去年的虧損,對酷派來說最大的問題在于,公司還有沒有資金用于開拓手機業務。”
6月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致電酷派CEO劉江峰,他表示:“公司的運轉都在正常走,而且為了進一步減少成本,組織做了調整,人員也進行了優化,目前在重新開發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