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2 17:44:57
臺灣水果掛在樹上就可以預售,早上采摘完下午就能通關到達福建。臺灣水果能實現快速銷售的背后,得益于福建自貿區便利的通關檢驗措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目前在福建自貿區已經全面實施關檢“一站式”查驗+監管互認,據測算,關檢合作“一站式”查驗,使企業的通關時間縮短約40%。
每經編輯 李婷
新一批最佳實踐案例之3
臺灣水果掛在樹上就可以預售,早上采摘完下午就能通關到達福建。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但這的確是真的。
一家廈門水果電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的臺灣水果一般2天就可以到貨,即使是郵寄到廣東等周邊地區合計只需要5天左右,水果在到達顧客手中之后,在常溫狀態下還能繼續保持3~4天的新鮮度。
臺灣水果能實現快速銷售的背后,得益于福建自貿區便利的通關檢驗措施。
記者獲悉,目前在福建自貿區已經全面實施關檢“一站式”查驗+監管互認,據測算,關檢合作“一站式”查驗,使企業的通關時間縮短約40%。
案例名片
案例名稱:關檢“一站式”查驗平臺+監管互認
啟動時間:2015年初
改革內容: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強化協作,實現作業空間合并、作業時間一致、作業系統并行,場所設施、查驗設備等資源共享,提升通關速度,降低企業成本,推進口岸大通關建設。
改革成效:從實踐的效果上看,“一站式”查驗+監管互認措施實施至2017年2月,福建關檢部門共實施聯合查驗13609票、37246個標箱。開展“監管互認”以來,關檢雙方已驗放1151票,8072個標箱。
專家點評:民盟廈門市委會經濟與城建委員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龔小瑋表示,通關檢驗制度創新,可以使企業直接受益,比如廈門保稅區的紅酒、啤酒、臺灣水果貿易都非?;钴S,廈門也成為全國主要的進口紅酒集散地之一。
最快1小時的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臺灣水果占據廈門自貿區水果進口量的7~8成左右。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廈門口岸進口水果934批次、16698.7噸、2367.55萬美元,其中來自臺灣地區的進口水果,占廈門口岸進口水果貨值的82.84%。
作為福建自貿區最為“年輕”的平潭口岸,擁有兩條大陸往返臺灣本島的最便捷的海上直航線路,從臺中或和臺北出發,3小時就能到平潭。
平潭貿易商翁先生對記者表示,雖然有地理交通的優勢,但對于進出口貿易商而言,有效率的完成通關檢驗,才是進口商關注的核心。此前,他較多的通過走“小三通”的方式,在廈門進口貨物,現在在平潭也能實現一站式的查驗。以前貨物在卸貨進入堆場之后,最快要等4、5個小時,現在最快1個多小時就能放行,真正實現了臺灣水果(商品)“朝發夕至”。
對于水果等對貯存條件以及新鮮度要求較高的商品,無疑也保存了商品較高的價值。
關檢“一站式”的秘密
水果的故事是怎么發生的?記者獲悉,2015年初,福建自貿區在全國率先實施關檢“一站式”查驗平臺+監管互認。
什么是關檢“一站式”查驗?所謂“一站式”查驗,就是
通過設立一站式查驗場,優化監管執法流程,將過去口岸通關現場的海關與檢驗檢疫兩個口岸執法單位、兩條業務鏈條、兩個作業系統、兩個查驗場所,通過整合優化,實現作業時間上的一致、作業空間上的合并、作業系統上的并行,為廣大企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口岸通關模式。
什么是監管互認?福建自貿區以“一次查驗”為基礎,探索開展關、檢查驗或檢驗檢疫結果和數據的互認,探索對特定商品開展“監管互認”試點,
據檢驗檢疫部門發送的檢驗檢疫報告直接進行品質和數量的結果認定,海關原則上不再要求二次掏箱,從而進一步簡化了通關流程,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貨物的通檢效率。
這就是“水果故事”背后的秘密。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福建省逐步完善關檢“一站式”查驗工作模式,并在全省范圍復制推廣。目前,福建全省海關與檢驗檢疫機構,完成“一站式”查驗場地的建設,并設立顯著的標識。
三個方面的效果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一站式”查驗+監管互認措施實施至2017年2月,福建關檢部門共實施聯合查驗13609票、37246個標箱。開展“監管互認”以來,關檢雙方已驗放1151票,8072個標箱。
從實施的成效上看,無論企業本身的成本,或是關檢部門人力、物力的成本,都有所減少,與此同時,碼頭場地的使用效率也有所提高。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節約了物流成本。改革前企業申報需提交的海關申報數據73項,檢驗檢疫數據96項,合計169項。“一次申報”方式后,相同項目不需重復申報,企業僅需申報105項,減少了超過30%的申報項目。
據測算,關檢合作“一站式”查驗和“監管互認”使企業的通關時間縮短約40%。將貨物兩次移柜、兩次掏箱簡化為一次移柜、一次掏箱,每標準集裝箱可為貨主節省移柜、掏箱費用約600元,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因掏箱而產生的物損。
從關檢部門的角度而言,降低了監管成本。由于碼頭移柜、掏箱作業由兩次減為一次,相應節約了關檢部門人力和查驗設備,節省約50%的人力資源。
從碼頭場地的角度而言,提升了使用效率。舉個例子,廈門港集裝箱碼頭公司,原來碼頭需設置海關查驗場地11600平方米,檢驗檢疫部門查驗場地15200平方米。而改革以后,碼頭只需設置關檢“一站式”查驗場地2平方米。據記者了解,“一站式”查驗在福建全省推廣實施后,全省共節約查驗場地22萬多平方米。
還有紅酒的故事
據第三方評估,福建關檢“一站式”查驗+監管互認,是企業滿意率最高的貿易便利化措施。
民盟廈門市委會經濟與城建委員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龔小瑋對記者表示,福建自貿區的關檢“一站式”查驗最早在廈門片區啟用,隨后覆蓋推行到福建全省。
通關檢驗制度創新,企業直接受益,比如廈門保稅區的紅酒、啤酒、臺灣水果貿易都非常活躍,廈門也成為全國的主要的進口紅酒集散地之一。
不過,他進一步指出,目前福建自貿區雖然實現了關檢“一站式”查驗,以及特定商品的監管互認,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入推進通關檢驗的改革措施,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等措施,最終才能讓企業享受到真正的貿易便利,實現貿易自由化。
每經記者 李婷 每經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