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表都讀“爛”了,公募FOF為什么還沒發(附最全解析)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3 21:40:36

每經編輯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江月

市場沒有想到,投資者也沒有想到,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啟的公募FOF面世“讀秒”竟然一直延續到了現在。距離上一次令整個行業興奮的FOF基金經理二次答辯已經過去了三個月,彼時市場熱切期待的首批FOF產品仍然沒有誕生。

此時此刻,如果要形容行業尤其是基金公司對此的感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為下面兩個詞最精確:屏息凝神,心急如焚。

屏息凝神很好解釋,為了籌備自己的公募FOF產品,不少基金公司從去年就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甚至部門,有的還四處招兵買馬,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除了人才,有大型公募人士告訴記者,其公司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豐富產品線、發行一些新的行業類基金,“也是在為FOF做準備”。

對這些已經準備得相當充分的公司來說,從二次答辯結束后幾乎就是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監管機構的批文、迎接自己的第一只公募FOF。不過,自5月初在北京進行了二次答辯后,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第一批FOF基金面世的信號,因此也不難理解公司的“心急如焚”了。

另一家大型公募的FOF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可能是有些公司還沒有把修改意見完成上交,“會里應該是等所有公司完成修改再統一發,沒準八月份就能出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之前通過二次答辯的公司中不少在此之后就沒有收到新的信息了:“當時的反饋意見也沒有提出新問題,有的就是修改了一下名字,策略這些都沒有動就報上去了,之后就一直在等最終的批文,但暫時沒有消息”。

上述大型公募人士還表示,目前監管層沒有開閘,基金公司們暫時也沒有得到最后的消息,“我們從年初就開始特別期待,現在也不知道2017年能不能成為FOF元年了”。

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目前全市場共有45家公司的80只FOF基金獲得了受理,都在排隊等候發行。而此前也有市場人士預測,三季度或將迎來FOF產品爆發期,并指出“公募FOF的推出有利于解決基金選擇難、基金同質化等問題,通過公募FOF的實踐,也有助于提升公募的資產配置能力,為普通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第一批公募FOF得到受理,通過“普通程序”進行審核。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常規基金產品,按照簡易程序注冊,注冊審查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個工作日;對其他產品則按照普通程序注冊,注冊審查時間不超過6個月。而目前已經進入2017年8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公募FOF遲遲不能面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里要綜合目前市面上的各路消息為大伙兒做一個最全解析(提前要說明的是這些原因都是來自業內人士的內部消息和合理猜測,我們只是消息的搬運工,為大伙兒探尋FOF“遲到”的原因提供更多參考)↓↓↓

猜想一:基金公司仍在補充材料階段

前面已經說過了,有公募人士表示或許是因為得到監管機構的反饋意見后,基金公司還需要修改自己的申報資料,改動比較多、周期過長導致發行時間被推后。

不過,經記者多方詢問,這個理由成立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此前曾有一些第三方機構的專家對內部FOF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見,并建議暫停對于內部FOF的批復。不過,有FOF產品已經獲得了反饋的公募人士告訴我們,當前監管機構的反饋中非常重要的一則是對產品名稱的規范:“會里統一要求產品名稱中要寫清楚產品類型,比如股票型、混合型還是債券基金,之后再加基金中基金(FOF),統一要求、統一命名。”而一些此前通過了二次答辯的公司對其FOF的修改也主要集中在產品名稱上,在投資范疇、策略等改動不大。例如有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將之前大而全的FOF產品改得更精準了一些”。總而言之,“改動較多、周期過長”這一猜想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猜想二:基金公司籌備不足

也有在后幾批申報FOF產品的公司表示,當前雖然各家公司都在籌備自己的FOF,但面臨要發的時候又覺得需求端有一些模糊:“會問自己,發這個產品是針對誰?目的又是什么?總覺得沒有想清楚,所以還要繼續觀望一段時間。”

不過,多家參與了二次答辯的公司告訴記者,近一年的準備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當前基本上都是在等監管層大筆一揮通過,也沒有太多的修改和調整了。還有公司雖然主要申報的是內部FOF,但已經趁著沒有批復的這段時間將國內大部分基金公司的調研做完了。

“就是趁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把調研做完,正好這段時間大家也都在等待,就提前積累資料、搶占先機,為未來外部FOF做一些準備。”一位接受采訪的公募FOF負責人表示。

猜想三:其他原因

當然,這個“其他原因”的范圍就比較寬泛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FOF遲遲未能面世的原因之一可能仍在監管層。至于監管層內部如何協調目前尚不得知,但在沒有協調完畢之前涉及FOF相關的都很謹慎。

此外,也有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或許與近期的金融監管加強有一定關系:“金融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創新會相應減少,因為創新意味著可能存在風險。”

分析了這么多,那令人望眼欲穿的公募FOF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正式發行?有大型公募產品部人士透露,其最新預期是八月,這樣的看法也得到了其他多家公募的認同。

看來,不論市場還是投資者都需要保持耐心,繼續等下去了。

最后,記者還是帶著大伙兒回顧一下FOF從拉開大幕到初具雛形的全過程吧↓↓↓

2016年6月17日:證監會對《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公開征求意見,對市場發出了一個重磅信號。

2016年9月23日:證監會發布并實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對基金中基金的定義、投資范圍、收費模式、信息披露要求、人員設置、主體職責等方面內容均作了詳細規定。

2016年10月21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關于基金中基金(FOF)的基金經理注冊登記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公募FOF基金經理的任職要求做出詳細說明。從10月24日起,機構可以在人員系統中辦理FOF的基金經理考試預約、注冊和變更等相關事宜。

2016年10月27日:首批FOF基金經理資格考試舉行。

2016年11月29日:監管部門開始正式接受公募FOF產品申請。

2016年12月6日:首批22只FOF產品申報獲受理。

2017年3月:基金公司此前上報的FOF產品獲證監會首次反饋。

2017年4月24日:監管層發布《基金中基金(FOF)審核指引》,要求各家基金管理人按要求準備基金注冊的申報文件。

2017年5月4日: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中基金估值業務指引(試行)》,明確規定了投資于場外基金及場內基金的估值方法和凈值披露時間。

2017年5月5日:部分基金公司的FOF項目組前往北京進行第二輪答辯。如無意外,首批發行的FOF基金將在這些進行答辯的公司中產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公募FOF產品 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