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8 00:07:20
8月7日,優客工場宣布獲得首創置業、星牌集團、北京愛康集團和景榮控股總計約12億元投資,正式完成PRE-C輪融資。
據了解,這五方計劃將大量核心區域的商業、寫字樓、酒店、公寓等存量資產與共享空間融合,對接健康產業資源、新型房地產資源、以及聯合辦公配套產業資源,并探索產業向股權投資、深度融合新經濟轉型。景榮控股也將助推優客工場在美國等海外場區的快速落地。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投資主要以共享的方式,圍繞存量地產資源進行融合開發。這影射出房地產行業重心的逐漸轉移,即相較拿地能力、造樓能力,市場將更看重高品質、規模化的空間運營能力,這也將成為考驗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姚治宇
在經歷了行業初期生長后,共享辦公的行業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品牌效應逐漸放大。
據悉,優客工場的創辦得益于紅杉資本、真格基金、領勢投資、歌斐資產等諸多投資機構。而借由此次12億元的C輪融資,優客工場又引入了4家企業,但《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該4家企業性質多元,不僅限于資本投資領域。
其中,首創置業是老牌地產商,愛康集團主打醫療資源,景榮控股和星牌集團則有投資背景。據此觀之,此次融合具有較鮮明傾向性。
據介紹,這五方融合將會在核心區域存量資產的共享空間打造,對接健康產業資源、新型房地產資源、聯合辦公配套產業資源等方面進行運作,兩家投資公司則為此次交易提供財務服務和美國等海外場區落地的條件。
據優客工場介紹,其計劃在全球布局,計劃3年內在32座城市設立160個場地。
據了解,優客工場目前聚集的企業3000余家,有3萬多名會員,成長速度頗快。
但資深地產人士陳立民卻對這樣“跑馬圈地”的路線感到警惕。
有長租公寓資深人士表示,眾創空間的底層邏輯依舊是租金的剪刀差,核心競爭力是溢價部分的一些服務,比如共享經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租金問題和利潤率問題詢問優客工場品牌,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在陳立民看來,國內的聯合辦公市場仍處于飽和狀態。“各種孵化器、眾創空間層出不窮,空間過于豐富;但需求端卻過于冷靜,創業者對聯合辦公場地的需求并沒有這么旺盛,供需嚴重不平衡。”
更嚴重的是,一些眾創空間服務單一,不能為入駐企業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淪為“二房東”。服務單一,也就使得收入結構較單一。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眾創空間主要營收來源依然是租金。一旦入駐企業無法繳納租金,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此外,一些機構席位依靠股權變現來實現營收,但股權變現難度大、回款周期太長,也可能會出現資金問題。
陳立民還指出,發展速度如果過快,品質就可能跟不上。比如優客工場的品質和裸心社就有差距,這主要體現在裝修成本上、氛圍營造、場地的品質上。
由此后者或許更能得到一些“挑剔客”的青睞,比如裸心社的平臺已經進入的香港置地辦公樓。也由此,相比之下,裸心社的場地裝修帶來的溢價要高許多,收支平衡來得也能夠更早。
薛建雄表示,如果有3000多家入駐企業,規模就可以產生效益,因為當規模足夠大,單個項目只要能產生10%~15%的利潤就足矣。
“當然,短期來說還看不出端倪,因為二房東毛利低普遍不高,只有靠規模實現效益,這邊收到的租金差,都不夠新場地裝修和前期費用,大家都在副增長。”薛建雄指出。
陳立民則表示,如果創業空間只追求規模和估值則可能面臨“雙刃劍”,“就像股票不漲沒人買一樣,只有漲了才會追,可是估值上去,下一輪是否還能融到更貴的錢嗎?在做規模的同時,給投資人信心也很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