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08-15 11:58:35
近期,公私募基金中的不少成長派基金經理對中小創品種進行了結構性調倉。他們選擇的調倉策略和思路是——標的品種可預期和可實現的業績增長。
記者日前在調研中獲悉,公私募基金中的成長派基金經理近期對中小創品種進行了結構性調倉,標的品種可預期和可實現的業績增長,成為不少基金經理的調倉策略和邏輯。
具體而言,部分成長派基金經理重點布局那些較少依賴重組式增長、管理層減持較少,同時具有一定市值規模的中小創公司。部分基金經理認為,中小創調整至今,目前市值仍在100億元以上的公司值得特別關注,市值在70億~90億元的公司有些質地尚可,但仍須關注這類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和格局。受訪基金經理普遍認為,未來會把更多的資金集中在中小創龍頭公司上。
對于中小創調倉的策略,某券商系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中小創公司面臨的問題非常類似于PE市場。在PE市場上,由于項目和公司數量太多,資源和資本不斷向“頭部”項目集中,以尋找“可預期的勝出”,導致這些“頭部”公司能夠比其他公司融到更多的資金,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而中小創面臨的問題也是如此,在中小創公司數量猛增的大背景下,場內資金只能投向已被市場檢驗過并認定為龍頭的公司,因為這代表可預期的業績增長。
“我們很難覆蓋那么多的股票,根本無法對很多小市值股票做細致的研究,最終的結果就是尋找那些相對熟悉以及市場認可的公司。”上述人士強調。
具有一定市值規模同時流動性相對較好,確實是不少基金經理在中小創領域選股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南方基金的一位偏股型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正常情況下,如果市值太小,那就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經反映出標的公司不具有成為大公司的機會,并且市值太小、流動性太差,買進賣出的時候也會缺乏機構對手盤。
“上市公司的節操非常重要,講故事和玩概念的都被拋棄了。”深圳一位明星私募基金經理坦言,過去有不少公司隨便買個很差的資產就裝進來忽悠股價,現在這種行為已經沒有生存的土壤了,因為機構資金非常看重上市公司大股東和管理層的節操,那些兢兢業業做實事的,在今年都受到了市場的肯定。因此,中小創領域的分化是必然的。
“截至目前,創業板的動態市盈率約為49倍,處在中位數下方,已經逐步進入價值投資區間。但是,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資金可選擇的標的股票也越來越多。”韜韞投資相關人士也認為,創業板分化是必然的,未來在中小創的投資將是有舍有得,其中沒有核心競爭力、估值過高、主業不明晰的創業板股票,仍面臨股價進一步回調的可能性。而基本面較好、未來持續盈利能力較為確定的股票,將會隨著創業板指數的逐步企穩脫穎而出。
上述人士同時強調,過去兩年來A股投資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大象起舞的現象,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關注成長股中的龍頭公司、大市值公司,因為市值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資本市場對公司的肯定。這也使得那些行業內的三、四線公司難以憑借“市值小、空間大”的偽邏輯在股價方面勝出,從而為更多的成長型龍頭公司的市值崛起提供了操作空間。在可預期與可實現的業績增長邏輯下,機構投資回歸基本面,“創藍籌”的出現已成為一種可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