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學生錄取后被告知"無學可上" 因專業招生不夠停辦

央廣網 2017-08-19 15:43:49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進入8月份,不少高考生都陸續收到了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滿心歡喜地期待著自己的大學生活。然而江蘇連云港板浦高中的小李同學等幾位畢業生,雖然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但校方卻告知他們專業停辦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標題:招生人數不夠停開專業 連云港多位高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無學可上”

央廣網連云港8月19日消息(江蘇臺記者王德儉)

李紅(化名)拿著紅色錄取通知書卻笑不起來。她的父親說,她報考的學校是校企合作辦學的國際郵輪專業,“當時是淮海工學院與江蘇嘉年華合辦一個郵輪專業,上小孩教室里面去招生的,招生宣傳過后,小孩同意填報。填報第二天,小孩就去面試,面試合格保證收,就這樣定下來,所以小孩就不上學回家了。”

李紅順利通過面試后,沒多久就收到了這封錄取通知書,并且交了2000元費用,因為確定被學校錄取了,她也就放松了對高考的準備,安心等待9月份的大學生活。然而,一個電話讓他們傻了眼,電話來自學校,“8月7日打電話說這個班人數太少,沒有辦法辦,取消辦學,說把錢退給我們。這樣把小孩前途都耽誤了,(高考)也沒好好考試,也沒好好學習,現在沒有學上。”

據公開資料顯示,國際郵輪專業是由位于江蘇連云港的淮海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與江蘇嘉年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合作辦學的,培養模式是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且簽訂就業協議,學歷認證是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本科文憑。因為畢業后可以去郵輪工作,吸引了不少文化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報名。

但為什么停辦?嘉年華公司解釋說,因為學生沒有招滿40人,今年的辦學就停掉了,他們可以將學費退給學生,學生可以自由報考其他大專院校。然而報名的學生表示,收到錄取通知書后,他們覺得上大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怎么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故?

嘉年華公司認為自己已經做到有言在先,不應該承擔責任,“我們招生時說的很清楚,該講解的講解了,合同上面也有,你們可以看的。我們做正常宣傳,上面有寫40個人開班。”

雖然學生們目前還可以繼續報考成人高考,但這并不符合他們當初的愿望。應屆高中畢業生小李說:“根本就沒有說不開的事情,把我們提前預錄取通知書都發了,錢也交了。如果這個學校不能給我們像原來一樣的教育,比如全日制、職業培養、學習培養,就算我們去上其他學校,那些學費都是多出來的。起碼不能給的話,要給我們賠償。”

據了解,學生當初和嘉年華公司簽訂了就業保障協議,上面也蓋有淮海工學院的公章。如今公司單方面終止協議,學生的權益該如何保障呢?連云港蒼佑律師事務所律師宮超認為,嘉年華甩不掉自己的責任,“協議中約定如果不能入學,甲方原因不能入學,所有學費是拿不回來的。乙方責任不能入學,乙方將學費退給甲方,顯然自己對于這次違約是沒有任何負擔的,是沒有任何的相關賠償。”

8月18日上午,相關學生家長來到了淮海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進行溝通交涉,希望學院方面能給個說法。院長楊鳳和表示,該專業是嘉年華旅游公司招準員工、在就業前委托學院做的崗前培訓,只有員工招到一定規模以后,學院才會進行培訓,而今年兩家也只是達成了口頭的協議,“我們是一種合作關系。合作有前提,我們跟企業的要求是招的員工要夠自然班的人數,40個人。如果到了40個人我們就開班,如果到不了40個人,我們就不接受培訓任務。而且這個合作不是第一年,前面兩年合作過。他們和嘉年華簽協議的只有11個人,完全不好開班,組織教學都很困難。他招他的員工,委托我們進行培訓,不是我們淮海工學院招生,前期的工作全部是企業方的行為。”

楊鳳和還表示,目前來看,如果學生們愿意可以報考學院的成人高考,參加函授學習或者業余學習,“進入學校以后,如果學生同意,我們就組織他參加成人高考,今年成人高考是9月1日到9月5日。報名以后,如果你資質夠了,我們組織考前輔導,然后10月份參加全國的成人高考,考過以后,由省考試院同意錄取,錄取了就是我們的學生。”

而涉事的另一方嘉年華公司負責人至今也沒有出面,只派出了一位招生辦的李姓工作人員出面回應,但她的回答卻難以讓人信服,“我沒說不能開班,我說得招40個才開。我就說了前面半句,因為介紹東西重點不在開不開班,而在于我們專業是什么樣。”

目前,學生和家長們仍在與學校、公司方面進行進一步溝通交涉。

職業教育采用“技能+學歷”的教育方法,在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采用“七分實踐,三分理論”的教育模式,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很快適應工作崗位要求,這種訂單式教學,實現了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局面。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是職業教育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新道路。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校企聯合辦學具有一定風險。目前我國職教界的校企合作還處于民間狀態,盡管國家已制定了相關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但沒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頭上。再有,部分學校的學分互認還有難度,學院的教育改革措施還不配套,這些也都制約著校企聯辦政策的落地,也給學生帶來一定的風險。在正式入學之前,將自己的求學前途完全寄托在企業的學生無異于賭博,賭贏則已,賭輸則影響前途。因此,學生即使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也不要過于放松,積極備考,有備無患,方能進退從容。

因此這就需要學校時刻關注企業需求變化,政府密切指導學校進行專業方向調整,確定培養培訓規模,開發、設計、實施靈活的培養培訓方案。

責編 姚治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無學可上 專業招生不夠停辦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