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9 21:29:50
自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以“自行車王國”著稱,飛鴿、永久和鳳凰牌自行車更是幾代國人的經典回憶。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2016年我國自行車總產量為8518.3萬輛。彭博社估算,這其中有大約1800萬輛出口到美國。在這種情形下,為了扳回一點貿易逆差,美國人也開始琢磨起了自己生產自行車。
阿諾德·卡姆勒的家族三代人投身自行車行業已有五十多年。但從1991年起,卡姆勒家族就關停了在美國的工廠,轉型成為單純的代理經銷商,在美國銷售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
▲肯特重新開張的曼寧市工廠(圖片來源:彭博社)
據彭博社8月17日報道,卡姆勒家族旗下的肯特集團在南卡州曼寧市重新開設工廠,生產“美國制造”的自行車。
但是雄心勃勃的肯特剛開工就遇上麻煩,由于長期以來美國企業幾乎沒有生產自行車的經驗,所有零部件需要從亞洲國家進口。
因此肯特集團CEO阿諾德·卡姆勒向特朗普呼吁,請他不要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否則會連累肯特這樣的美國本土制造企業。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美國的自行車制造“世家”卡姆勒家族一定有著深刻的體會。
卡姆勒家族三代人入行五十多年,就經歷了從自主生產到關停工廠再到重拾制造業的轉變過程。他們家族對自行車行業征收高額進口關稅的態度,也從支持變成了反對,而這一切都和中國制造息息相關。
▲肯特集團CEO阿諾德·卡姆勒(圖片來源:肯特集團官網)
卡姆勒家族在1970年代開始投身自行車產業時,正值美國自行車行業的黃金時期。彼時美國國內的市場需求基本都由美國本土企業滿足。那個時期美國每年生產自行車大約1500萬輛。
進入80年代以后,美國市場風云突變,因為中國生產的自行車開始大量出口美國,徹底改變了行業格局。除了極少數幾個高端品牌以外,中國制造的自行車沖垮了美國幾乎所有的自行車生產工廠。
1991年,肯特集團關停美國工廠,開始轉型做進口代理。
據CEO阿諾德·卡姆勒預計,2017年肯特集團將從中國進口260萬輛自行車。依靠強大的零售分銷渠道,2017年肯特集團有望實現2.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
▲肯特工廠生產車間(圖片來源:彭博社)
盡管依靠轉手銷售中國自行車賺得盆滿缽滿,肯特集團還是決定時隔26年后重新自主生產自行車,力爭今后能達到百萬輛級別的年產量。
彭博社本周四(17日)報道,肯特集團在南卡羅萊納州曼寧市重開了一間自行車生產工廠,占地20萬平方英尺(約合1.9萬平米),雇傭員工130人。
這間工廠開工已有幾個星期了,按目前的趨勢計算,年產量可達35萬輛,距離肯特集團的百萬輛目標還相去甚遠。
對于肯特重開自行車生產工廠一事,美國媒體給予了非常熱烈的回應。福布斯雜志稱,卡姆勒家族將制造業工作帶回美國本土,“正是特朗普總統最樂意看到的”。
但是風光背后的沉重負擔,只有當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阿諾德·卡姆勒對美國記者們表示,
“我的競爭對手都當著我的面恭賀我的工廠開張,但我知道他們在心里已經呵呵地笑開了,就等著看我的笑話。”
那么,肯特集團CEO何出此言呢?
原來經過中國自行車二十多年的沖擊,除了幾個產量極小的高端品牌以外,美國本土基本喪失了量產自行車的能力。
▲肯特工廠從德國引進的輪胎安裝流水線(圖片來源:肯特官網)
肯特的自行車廠需要40個左右的零部件,最終阿諾德·卡姆勒考察得出結論,所有零部件必須全部從亞洲進口,美國本土廠家竟沒有能力滿足供應任何一個零件。
阿諾德·卡姆勒對福布斯雜志表示,自己在開工前曾考察了幾十家美國本土企業,但沒有一家能夠提供合理的報價。即使算上高額的海運費用和倉庫保管開支,從中國等國家進口的自行車零件依然比美國本土貨便宜太多。
阿諾德·卡姆勒哀嘆道,
“美國的自行車行業真是哀鴻遍野,這么多年被沖擊得連半點生產能力都沒剩下了。”
由于特朗普近日發出“貿易戰”威脅,要對中國和墨西哥商品征收高額關稅,美國的自行車生產業界對此十分緊張。
阿諾德·卡姆勒對彭博社強調:
“我反對任何形式的關稅壁壘。
美國政府對美國制造業的幫助應該落到實處,對華提高關稅最終會傷害到美國的制造業公司。”
▲肯特公布的山地車樣圖
然而,美國自行車業界的態度并非一直如此。
彭博社文章指出,直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自行車廠商還希望效仿如今的歐盟模式,以高關稅阻擋中國自行車產品進入本土市場。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在歐盟自行車行業官網(Bike-EU)看到,目前歐盟對中國出口的自行車征收48.9%的超高關稅。
正因為如此,同樣的中國自行車在歐洲市場的價格要比在美國貴上三分之一左右。
根據歐洲自行車廠商聯盟(ConEBI)的報告,2016年歐盟成員國共生產約1267萬輛自行車,進口僅800萬輛左右。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到葡萄牙、匈牙利,總計有4.5萬個自行車行業相關的工作崗位依靠關稅保護勉強存活著。
但如今,像肯特集團這樣的美國自行車商完全轉變了態度,不再支持歐盟式的產業保護。
他們180度大轉彎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的自行車行業已對中國產生了高度依賴,高關稅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美國人自己。
在1971年曾經生產了超過100萬輛自行車的美國施魏因集團也表示,希望美國政府要維護“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不對中國進口自行車產品征收高關稅。
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自行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中國的自行車生產能力近年來一直穩定維持在8000萬輛以上的水平。
而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公布的數據,2016年我國自行車總產量為8518.3萬輛,其中腳踏自行車產量為5303.3萬輛,助力自行車產量為3215萬輛。
中國掀起的共享單車熱潮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國人的出行方式,中國制造的自行車也行銷全世界,甚至對美國、歐洲的自行車行業生產格局造成了影響深遠的沖擊。
每經編輯 鄭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