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7-08-28 10:50:30
八月臨末,九月將至,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4家披露中報,整體看來,14家上市銀行上半年集體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總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至35.32萬億元,其中,貸款增速(7.75%)明顯高于資產增速,同業負債整體壓縮超過7000億元,較年初下降幅度超過10%。
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業績披露行至中途。截至目前,已有14家A股上市銀行完成2017年中報披露,包括交行、5家股份行、4家城商行和4家農商行。
數據顯示,14家上市銀行上半年集體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其中股份行中只有招行凈利增速超過10%。在整體營業收入下滑的情況下,“營改增”大幅減稅、撥備計提略有減少都對凈利增長提供正向支持。
從資產負債結構看,上市銀行受“強監管”政策影響,同業資產與同業負債整體壓縮,“表外轉表內”特點明顯,貸款增速明顯高于資產增速,其中以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透支和按揭貸款為代表的零售貸款增速較快;負債端則將存款吸收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同時保持適當的同業存單發行,以抵消同業負債規模下降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上海銀行雙雙“縮表”。
此外,此前銀行股相對較低的估值,也吸引了證金公司、社保基金在二季度市場增持。數據顯示,14家銀行中有6家銀行上半年受到證金公司增持,其中南京銀行已被增持至接近“舉牌線”。
資產端:加大零售貸款投放
截至6月末,前述14家上市銀行總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至35.32萬億元,其中,貸款增速(7.75%)明顯高于資產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上海銀行上半年雙雙“縮表”。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表示,今年加快“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經營轉型,通過主動“縮表”,控制該行總資產和風險加權資產規模、放緩資本消耗速度。
從結構來看,除交行、杭州銀行之外,其余銀行上半年均選擇壓縮同業資產,其中中信銀行壓縮超過2800億元同業資產,位居已披露中報的上市銀行第一位。
而受“表外回表內”的大趨勢影響,除少數幾家農商行外,主要上市銀行上半年貸款增量均遠高于以債券、非標為代表的投資類資產增量,其中中信銀行上半年貸款余額增加逾2100億元,投資類資產余額則減少超1600億元。
整體來看,上半年上市銀行投資類資產增加以高等級債券、貨幣基金、非標資產為主,部分銀行由于上半年信貸額度不足,也會選擇通過信貸類非標繼續進行表外融資。
貸款方面,受監管趨嚴、“營改增”和票據利率走高等因素影響,上市銀行票據貼現融資業務量明顯減少,而在零售貸款和公司貸款之間,上半年前者增速普遍高于后者。以正在進行零售轉型的平安銀行為例,該行上半年零售貸款增量是公司貸款增量的9.2倍;中信銀行上半年零售貸款增量更是達到公司貸款增量的18.41倍。
而在零售貸款的結構中,上市銀行零售貸款增長主要集中于消費貸款、信用卡透支,以及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增長。
負債端:
將存款放到更重要位置
除同業資產在壓縮外,上市銀行同業負債也在整體壓縮。數據顯示,14家上市銀行同業負債整體壓縮超過7000億元,較年初下降幅度超過10%,其中光大銀行同業負債規模壓縮就超過3100億元。
此時,銀行為增加負債規模,將存款吸收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上半年14家銀行總存款增量接近7000億元,基本抵消同業負債規模的下降。其中招行期末存款總額較年初增加3402.05億元至4.14萬億元,中信銀行存款總額則較年初減少近1900億元。
不過在存款結構上,上市銀行呈現和去年存款活期化不一樣的特點,即“零售存款占比上升”、“定期存款占比上升”。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復雜的市場利率變化影響,商業銀行出于穩定負債規模和成本的考慮,通過營銷以及大額存單發行等方式,加大對定期存款和低成本零售存款的吸收。
此外,還有部分股份行和大型城商行繼續擴大同業存單余額,以招行為例,該行期末同業存單余額即較年初增長26.7%至2385.34億元。
有分析師認為,這一方面是這些銀行根據市場利率走勢進行主動負債管理,另一方面也是通過發行3個月以上期限的同業存單,來代替正在萎縮的同業負債,改善LCR(流動性覆蓋率)指標,這時同業存單更多的成為銀行跨季流動性管理的工具。
營收整體下滑
凈利潤集體正增長
經營業績方面,數據顯示,14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797.21億元,同比減少超50億元,其中7家銀行(含4家股份行和3家城商行)營收同比下滑。
拆分營收結構來看,受負債成本高企和凈息差走低因素影響,14家上市銀行利息凈收入整體同比下滑3.89%,由于利息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接近七成,因此不可避免地帶動營業收入的整體下滑。
利息凈收入下滑的背面,則是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長。數據顯示,14家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較去年同期上升1.92個百分點至34.48%,其中手續費傭金凈收入較年初增長8.65%至159.9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非利息收入占比較高的招行,在上半年出現非利息收入同比減少逾36億元的情況,該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也較去年同期下滑了3.17個百分點。招行在業績說明會上解釋稱,這主要是受監管趨嚴、資本市場表現,以及“營改增”對票據業務非息收入的負面影響。
不過,在14家銀行營收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前述銀行集體錄得凈利潤增速正增長,主要是因為營業支出的減少。其中中小銀行凈利潤增速普遍高于股份行和大行。
上半年14家銀行上半年稅金及附加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77.46%(受“營改增”影響)、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略有減少,都為凈利潤增長作出正向貢獻。以南京銀行為例,該行在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7.04%的情況下,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減少逾50%、營業稅金及附加同比減少逾80%,進而實現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98%。
值得注意的是,14家上市銀行中有5家銀行上半年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不及去年同期,這些銀行資產質量前瞻性指標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不良生成率也環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企穩甚至下降。整體而言,前期撥備較為充足的上市銀行,在資產質量好轉時也將迎來減少撥備、釋放利潤的時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