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31 00:32:52
2017年,是共享經濟大爆發(fā)的一年: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共享健身房等層出不窮。
一時間,正處于風口的共享經濟,如同亞馬遜叢林那只蝴蝶所帶來的“蝴蝶效應”,在充分挖掘閑置資源并充分利用的同時,不斷解構并重組著一些傳統經濟的產業(yè)鏈,并孕育新經濟的“種子”。
那么,這些共享產品突然爆發(fā)的原因是什么?資本火熱進駐共享經濟新業(yè)態(tài)背后的邏輯是怎樣?日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每經編輯 靳水平
每經記者 靳水平 每經編輯 趙橋
按張影的話說,特別是今年,共享產品集中爆發(fā)的原因,就是科技的發(fā)展與用戶需求恰好碰在了一塊。實際上,共享經濟本身并非一個行業(yè),而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實現資源的重新分配,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我的定義里,無論是共享籃球、共享睡眠艙者,還是共享單車,他們不是一類公司,雖然都叫共享,有的是真正面向未來的,但很多其實把租賃變成無人化而已。我并不覺得現在有特別多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產品。”專訪一開始,張影就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
張影表示,租賃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模式,但不能稱之為共享。在張影看來,共享背后一定是有運營和數據的支撐,以此提升產品的使用效率,甚至進行預測,以便進行決策,“我認為這才是共享的精髓”。
火熱的共享產品層出不窮的背后,商業(yè)模式是否可延續(xù)一直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張影就此表示,看任何一家公司的商業(yè)模式,都不應該看眼下的營收。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需要判斷這種共享產品的本身是否是合理的商業(yè)模式,同時運營效率也是關鍵點之一。
“大家說,共享單車是一個好的商業(yè)模式,它可以掙錢。但如果背后是一個糟糕的運營,一定會讓這個模式崩塌。”張影同時表示,在運營層面,共享經濟定價非常重要,如果定價不對也會適得其反。共享就是合適時候把合適產品來精準地切入市場需求。
就拿共享單車來說,張影表示,摩拜走的是技術路線,ofo走的是鋪量路線。到底哪一個更好?需要給市場一點時間來檢驗。他同時稱,任何一家成熟的公司,在關鍵節(jié)點上,都會根據市場競爭和需求狀況進行調整。
資本方以動輒過億的投資,以行動宣示自己對共享經濟的擁躉。在共享單車方面,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中國共享單車行業(yè)共計融資90億~100億元。共享充電寶方面,有數據顯示,目前包含騰訊、鼎輝資本、金沙江創(chuàng)投等超20家資本機構對共享充電寶進行高達數億規(guī)模的投資。另外,如共享籃球“豬了個球”近日也完成千萬級Pre-A融資,共享雨傘也相繼在廣州、合肥等地出現。
有分析稱,大部分資本是莽撞進入,遠遠超過了合理限度。企業(yè)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不計成本地搶占市場,短時間里投放遠遠大于市場需求的產品。希望通過叢林法則,用更多的投資打倒對手占領市場,結果就是價格驟降,市場崩塌。那么,目前來說,共享經濟里面有沒有資本過熱的情況?
張影表示,不存在資本熱和過熱的問題。資本是逐利的,這是投資的根本。“投資兩個字不能簡單地看錢看數字,要看背后到底是誰,他在整個操盤過程和投資決策中的目的是什么? 是短線盈利?中長線盈利?還是說不盈利,從其他地方把錢賺回來,但資本歸根結底是逐利的。”
張影進一步解釋,從某種角度上講,并不是所有的投資都是明智的投資,“如果其實你回過頭去看,大多數投資是失敗的。并不是拿到很多投資的公司,就意味著是很具成長性的公司。”
(掃描二維碼,看張影談共享經濟精彩視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