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9-01 10:10:24
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依然是“賺錢能手”,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合計為54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1億元,同比增速4.45%。工行利潤冠絕全市場,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67.39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1529.95億元,同比增長1.8%,也就是說工行每日可以賺8.5億元的凈利潤。
A股上市銀行已經悉數上交了自己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上半年25家A股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4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63億元,同比增4.92%。
銀行2017 半年報透視
為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長貢獻度最大的業務要數零售金融業務。25家銀行中,零售貸款余額增幅超過20%的有南京銀行、平安銀行等5家。
A股上市銀行已經悉數上交了自己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上半年25家A股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4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63億元,同比增4.92%。今年上半年共有3344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總利潤為1.67萬億,銀行的利潤占到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46.4%。凈利潤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中,除了中國平安之外,其余9家均來自銀行板塊,工商銀行以1530億元的絕對優勢位居第一。
貴陽銀行增速最快
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依然是“賺錢能手”,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合計為54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1億元,同比增速4.45%。工行利潤冠絕全市場,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67.39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1529.95億元,同比增長1.8%,也就是說工行每日可以賺8.5億元的凈利潤。
招行今年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上半年以392.59億元凈利潤衛冕最賺錢的股份制銀行,繼續趕超國有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銀行;同時,11.43%的凈利潤同比增速,是所有股份制銀行中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
從利潤增速來看,貴陽銀行的增速最快。其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6.81億元,同比增加29.9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2億元,同比增加23.26%,也是A股銀行中,凈利潤增速唯一超過20%的一家。
江陰銀行表現墊底,是25家銀行中唯一凈利潤增速為負的銀行。其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73億元,同比下降0.88%;凈利潤為3.52億元,同比下降2.57%。這是該行繼2016年年報、2017年一季度報后,其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速連續三度“雙降”。2016年年報顯示,江陰銀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4.69億元、7.78億元,分別同比下降了1.39%、4.49%;2017年一季報顯示,該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51億元、1.75億元,同比下降8.34%、1.16%。
但總體來說,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凈息差改善,銀行業績開始出現回暖。廣發基金曹世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業績好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此前大家所擔憂經濟基本面下滑,銀行壞賬大幅飆升的問題并沒有發生,從目前來看,經濟已經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這讓銀行的壓力大大緩解。第二流動性拐點在2016年出現,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二季度凈息差為2.05%,環比回升2bp,超出市場預期,對于銀行利潤的提升,起到幫助作用。
東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婷婷表示,從已公布的半年報數據來看,銀行業整體利潤增速回升,主因是資產質量改善帶動撥備計提有所減少。
零售業務成銀行必爭之地
為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長貢獻度最大的業務要數零售金融業務。具體看來,零售貸款余額最高的為工商銀行4.58萬億,同比增幅為18.3%,在貸款總額中占比33%。
25家銀行中,零售貸款余額增幅超過20%的有南京銀行、平安銀行等5家。
零售業務也成為了不少銀行的“支柱”。截至2017年6月末,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占比達40%、利潤總額占比達64%,而去年同期的利潤占比僅為29%。
對比數據顯示,平安銀行上半年在零售上的各項業務指標,無論是存款、貸款、管理總資產和客戶數,都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
主管零售業務的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8月29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發揮綜合金融優勢,通過移動化、互聯網化手段,加速零售轉型,提升營銷與盈利能力。上半年,零售營業收入與利潤高速增長,存貸款增速領先同業。其中,信用卡、消費金融、汽車金融三大業務尖兵作用凸顯,綜拓渠道貢獻持續提升。
“平安銀行未來將對公業務實行分行集中管理,所有線下網點轉型為零售網點,向輕型化、社區化、智能化、多元化轉型。以剛剛發布的新門店——平安銀行廣州流花支行為例,該網點可以讓客戶在線下網點可以一站式辦理銀行零售業務,以及綜合金融業務。未來將以流花支行新門店為樣板對全行1000多家網點進行改造。改造后的網點將作為服務客戶的基地。”蔡新發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招商證券金融分析師馬鯤鵬測算,平安銀行上半年零售條線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為4.01%,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較去年下半年增長0.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零售條線成本繼續壓降,平安銀行上半年零售條線成本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5.5個百分點至34.8%,較去年下半年35.4%下降0.5個百分點。集團與銀行間客戶遷徙,使零售業務獲客成本低。
一直將對公業務作為重心的中信銀行也開始大力布局零售業務。中信銀行數據顯示,其上半年零售貸款增量達到公司貸款增量的18.41倍。
對公業務的萎縮可能還只是開始,“主要是實體經濟依舊處于緩慢爬坡階段,這個時候不如把力氣放在更容易見效的零售業務上。”一家股份行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葉麥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