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7 00:00:57
每經編輯 袁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身險新規作用逐步顯現。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協)發布《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61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共實現規模保費101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0.9%。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費下降的同時,今年上半年互聯網人身險業務在機構上變化十分明顯。曾經在市場上受追捧的理財險業務在互聯網人身險保費中的占比也減少了近四成。而萬能險和投連險在內的理財型業務保費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09.8億,降幅74.1%。此外,互聯網年金保險發展勢頭迅猛,實現規模保費366.9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成為僅次于壽險的第二大互聯網人身保險險種。
“保費和滲透率呈現下滑態勢,但隨著保險保障功能的凸顯,業務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調整,從長遠看將為互聯網保險創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激發行業的內在動力和活力,維護金融安全。”報告內容顯示。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畢陸名
理財型業務同比減少74.1%
資料顯示,該《報告》主要從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整體情況、公司互聯網產品情況及經營情況、服務創新、產品創新及模式創新情況進行梳理,并針對不同領域的狀況給出相關數據的變化。
《報告》統計,今年上半年市場經營主體方面則與去年保持了一致,共有61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占人身險會員公司總數的八成,其中中資公司39家,外資公司22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投連及萬能險占比較高的險企互聯網保費規模大幅度萎縮、銀保渠道占比較高的險企互聯網保費規模排名持續提升。
具體而言,今年上半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規模發展勢頭放緩,1~6月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010.5億元,同比下滑10.9%。去年同期的規模保費為1133.9億元。互聯網人身保險保費在行業人身險公司累計保費收入的占比為4.7%,同比下滑0.5%。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壽險雖然仍是人身保險互聯網業務的主力險種,但在總保費中的占比大幅下降,以萬能險、投連險及分紅險等新型保險產品為主的中短存續期理財型產品占比降幅明顯,業務結構調整呈良性態勢。
數據顯示,上半年,互聯網壽險共實現規模保費586.9億元,同比減少338億元,降幅36.5%。其中,包括萬能險和投連險在內的理財型業務保費合計178.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09.8億元,降幅74.1%。此外,互聯網年金保險發展勢頭迅猛,實現規模保費366.9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成為僅次于壽險的第二大互聯網人身保險險種。
從個體公司來看,上半年銀行系保險公司保費規模仍領跑。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工銀安盛人壽以246.3億元位列首位,建信人壽、國華人壽、農銀人壽、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平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渤海人壽以及弘康人壽等前十家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944.8億元,占互聯網人身保險總保費的93.5%。
健康險借互聯網收入翻倍
需要提及的是,在理財型保險業務下降的同時,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險業務開始大幅反彈。多家保險公司率先在互聯網渠道對健康保險等進行優化升級,推出消費型百萬醫療及定期壽險等具有保障高、保費低特點的保障型產品,進一步彰顯保險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本質屬性。
《報告》數據顯示,互聯網渠道的健康險保費呈爆發式增長態勢,上半年實現規模保費29.1億元,增幅102%;同時,在政策環境及行業各公司越發重視自有客戶發展的氛圍下,各壽險通過自有平臺共實現健康險規模保費12.4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防癌保險增長最為迅速,同比增加近10倍,護理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增速分別為874%和245%。意外險的規模保費收入為27.6億元,同比增長16.5億元,增幅149%。
雖然意外險保費占比不高,但在承保件數方面占據絕對優勢,繼續保持互聯網人身保險“件數王”地位。各壽險公司在其自有平臺上實現的意外險保費增長尤為突出,上半年,行業通過自有平臺實現的意外險保費為1.3億元,同比增長14倍,承保件數是去年同期的近20倍。
“對互聯網保險而言,未來市場秩序將更趨規范,在保證互聯網保險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將對互聯網保險競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報告》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保險業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遵循保險規律,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風險、深化改革三項任務,強化保險監管,健全現代保險企業制度,完善保險市場體系,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保險業發揮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維護金融安全、改善民生保障、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