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7-09-08 22:13:23
ICO類似于A股的IPO,只是使用的技術和所處的市場不同。5日,“中國最強ICO監管”發布,比特幣應聲大跌,而這一風波當前遠未結束……
接近監管人士8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比特幣交易平臺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的通道,應盡快予以取締。或許,一場更大的監管風暴將至……
9月5日央行證監會在內的7部門聯合發文,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被有輿論稱為“中國最強ICO監管”。然而,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一場更大的監管風暴將至:接近監管人士8日向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表示,比特幣交易平臺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的通道,應盡快予以取締。
劃重點
接近監管人士表示:
?比特幣交易平臺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的通道,應盡快予以取締。
?除了非法經濟和勒索,目前基本沒看到比特幣的實際應用。
?用比特幣洗錢可以繞過管制將資金轉移,尤其是在中國目前還存在資本管制的情況下,針對這種行為應盡快出臺監管措施。
?取締比特幣交易平臺,并非是取締比特幣。取締平臺是取消比特幣與法幣大量兌換的通道。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縮寫),首次代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投資者可以簡單理解為:IPO募集的資金是人民幣,ICO募集的是比特幣;IPO發行的是股票,ICO發行的是各種代幣;IPO募集資金用于各種生產經營活動,ICO募集“資金”用于開發各類區塊鏈項目。
我們知道,企業IPO是由證監會來監管的,在嚴格的上市規范和強監管之下,證監會依然能查出企業很多弄虛作假問題,有的企業可以被中止IPO進程,成功IPO的企業上市后繼續受到監管,投資者也有維權依據。
但在7部門發文之前,ICO則處于無監管狀態。也就是說,ICO發行的項目,投資者基本無從證實。一個不被任何部門監管的融資項目,這個項目是否存在首先需要質疑;同時,投資者的獲利方式是二級市場交易融到的“代幣”,可以想象風險有多大。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在向區塊鏈專業人士調研中發現,“當前高達90%以上的ICO項目涉嫌欺詐”。
有投資者已經意識到了所投的項目不過是一個龐氏騙局,但也心存僥幸,認為自己不是那個接最后一棒的人。
有意思的是,在ICO叫停三天后,比特幣強勁反彈已基本收復失地。但關于比特幣,投資者需要注意,各國的監管措施并不相同。
目前我國監管層最關注的就是,比特幣已成為不法者洗錢手段。同時,比特幣也是地下經濟的主要支付手段。
比特幣在缺乏監管的二級市場交易,莊家操縱價格、價格波動太大,也極易讓散戶蒙受損失。
來源:中國證券報微信(ID:xhszzb)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