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4 00:22:26
“徐留平已從一汽-大眾借調15人進入紅旗,為期3年,為復興紅旗品牌提供技術和銷售方面的支持,其中不乏來自奧迪品牌的高端人才。”9月13日,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翼
入主一汽集團一個月后,徐留平開始出手。9月9日,一汽集團辦公樓A座A3報告廳,一場題為“我心中的紅旗”大討論活動總結會正式開始。會上,一汽集團新任董事長徐留平將紅旗品牌重新定義為“中國式新豪華”,“要用最短時間,(最快)半年、最晚一年,使紅旗品牌的產品質量和品質得到根本性扭轉”。
“徐留平已從一汽-大眾借調15人進入紅旗,為期3年,為復興紅旗品牌提供技術和銷售方面的支持,其中不乏來自奧迪品牌的高端人才。”9月13日,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據了解,目前,針對大眾消費市場,紅旗品牌僅有紅旗H7一款車型在售,今年7月該車銷量為203輛;前7個月的累計銷量為2125輛,同比降幅高達69.38%。紅旗品牌又一次迫切需要進行變革。
總部要與紅旗“綁”在一起
如同之前一汽集團高管對紅旗品牌格外重視一樣,9月初,就任一汽集團董事長剛過一個月的徐留平就在一場論壇上公開表示,紅旗要成為中國第一豪華汽車品牌,也是唯一的豪華汽車品牌。
彼時徐留平透露,下一步將針對紅旗品牌的管理和運營架構進行改革,未來,一汽集團層面將直接垂直運營紅旗品牌。“這樣的目的就是舉全集團之力打造紅旗品牌的產品和服務,集團總部與紅旗完全綁在一起,提高運營效率。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分公司在運營紅旗。”
目前,一汽集團內部對紅旗已有一些動作。據記者了解,現在一汽集團干部員工主動開啟了“白加黑”“7-11”工作模式,職能部門帶頭利用雙休日調研市場、走訪用戶。
而自8月21日開始,一汽集團就啟動了紅旗大討論活動,到9月1日活動截止,12天內,一汽共召開1211場座談會,2萬多名員工圍繞紅旗品牌、產品、體系、機制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
“紅旗品牌復興的必要性不必多說,全員大討論也讓我們看到復興紅旗品牌是‘眾心所歸’。總結會可以說是新征程的起點。”徐留平說,在紅旗復興的路上,他的職業生涯將與紅旗共成長。
“目前,復興紅旗品牌還沒有具體可發布的信息,但通過上述大討論活動的召開,相信紅旗前進的腳步會越來越快。”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繼續走高端路線
對于紅旗品牌,一汽集團從未放棄過,但過去多年,該品牌一直未能打破慘淡的銷售窘境。
據了解,自2008年一汽集團提出“紅旗復興”計劃開始,到2012年,一汽對紅旗投入的產品研發費用達52億元。在“十二五”期間,一汽集團為進一步提高紅旗產品的研發能力,豐富產品系列,又投入資金105億元。
但重金打造出來的紅旗H7車型,并未達到一汽集團預期。據了解,紅旗H7車型自2013年上市后,年銷量一直維持在幾千輛的水準——投入與產出間存在的不平衡性,也使紅旗品牌飽受業內質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13年,紅旗H7車型的年銷量為2961輛,2014年下滑至2589輛;2015年、2016年,其銷量盡管分別提高到5037輛和5000輛,但與競爭對手相比,差距很大。
“從H7車型的加油口設置在車身左側就可看出,該車整體設計來自于日系車型,不過是給老皇冠重新換了一個殼而已。”一位汽車工程師向記者表示,對日系車技術的借鑒讓紅旗在市場銷售中受到冷遇。
然而,一汽集團技術中心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汽集團的研發能力還是比較強,紅旗車型的很多動力總成技術均是自主研發,但由于研發上沒有及時跟上市場反饋,造成了與市場脫節。”
對于未來紅旗產品的發展方向,徐留平在上述紅旗討論活動總結會中的講話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他說,“要把紅旗的歷史感、尊貴感和高檔的形象,通過時代感、科技感以及獨具東方特質的標簽詮釋出來,打造‘中國式新豪華’品牌;同時基于這樣的定位,將目標用戶鎖定在有情懷的、懷有精英情懷和專業主義的中國式消費群體上;此外,為了能夠契合這樣的品牌定位、滿足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要在產品質量、服務品質等環節實現全面提升和重塑。這是一個創造和融合的過程。”
由此可見,未來,為重塑口碑,紅旗的產品開發并不是一味走性價比路線,而是要在高附加值、高品質方面做文章。
另據徐留平此前透露,為了使紅旗品牌的產品質量和品質在最快時間得到根本性扭轉,一汽要打造紅旗品牌的高規格、高質量供應鏈及服務體系。
而在銷售渠道和產品規劃方面,據記者了解,紅旗仍將按原定規劃進行,目前還沒有根本性改變的跡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