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0 23:05: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軍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軍
上任不足兩個月后,一汽集團新任董事長徐留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拉開了一汽集團的改革大幕。
9月19日,一汽集團多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一汽正在進行一場關于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的大變革,無論是改革的力度還是速度都遠超外界預期。
在記者拿到的一份高級經理級別干部的調整名單中,28個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都將重新調整。而在這場人事大調整的背后,同時進行的是組織架構的變革。
一汽集團多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一汽集團將分別設立“奔騰事業本部”和“解放事業本部”。其中,一汽夏利(000927,SZ)、一汽轎車(000800,SZ)和一汽吉林將納入“奔騰事業本部”管理,并由一汽集團副總經理王國強任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對此,業內有分析認為,若此調整能順利執行,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之事也將會快速推進。
分設奔騰、解放事業本部
9月18日晚間,隨著格力電器(000651,SZ)發布的一則澄清公告,外界對格力將進入一汽夏利之事的推測立即銷聲匿跡。但隨后一汽夏利將并入奔騰的傳言再起。
9月19日,一汽集團人事變革名單被媒體披露后,一汽進行的組織架構變革也引起業內強烈關注。“一汽集團將設立奔騰事業本部,包括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一汽吉林在內的所有一汽集團自主乘用車業務都將被納入,同時一汽集團副總經理王國強將出任該事業本部的董事長兼黨委書記。”一汽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與此同時,記者從一汽集團內部另一位知情人士處求證到此消息的真實性。“今后一汽的整車業務將被分為自主乘用車和自主商用車兩大板塊,而奔騰事業本部將被劃在自主乘用車板塊中。”該人士稱。
近年來,一汽夏利持續虧損,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通過出售部分資產等方式實現扭虧為盈。而天津一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明也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8年前,允許一汽夏利通過非經常損益使業績扭虧為盈,但到2020年,一汽夏利將通過‘駿馳計劃’真正實現盈利。”
記者了解到,在一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板塊中,小型SUV車型可謂種類豐富,但一汽夏利的駿派D60、森雅R7和奔騰X40卻幾乎處于同一定價區間,這難免會造成自相競爭、加大內耗的問題。
“此次品牌調整的目的就是在為一汽集團新戰略部署鋪路,今后奔騰事業本部將全價值鏈過程(研產供銷)功能封閉,成為獨立預算及考核單位,由總部對其直接戰略掌控。”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表示。
此外,為使“解放”成為自主商用車第一品牌,一汽集團還將成立“解放事業本部”,將一汽解放、一汽客車和一汽通用統一納入其中,并同樣采取全價值鏈過程(研產供銷)功能封閉的做法,總部實施戰略管控。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一汽集團還將成立新能源開發院(材料研究所)、智能網聯開發院、造型設計院、研發總院等部門,希望通過新的組織架構調整使一汽自主業務發展上進入國內第一陣營。
而對于資產經營板塊以及由其他公司構成的資產經營板塊,一汽集團總部將對其實施戰略管控或財務管控,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為整體上市鋪路
事實上,在徐留平接管一汽集團后,其便把自主板塊作為集團發展的核心,“爭取通過3年至5年左右的拼搏,堅決把自主品牌搞上來,使一汽集團成為中國汽車業第一品牌,世界上的金字招牌。”
而在自主業務的發展中,紅旗品牌首當其沖。為把紅旗品牌打造成“高端自主第一品牌、第一銷量”,一汽集團總部將全面接管紅旗品牌運營及全價值鏈過程。
就9月18日公布的一汽集團核心板塊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調整名單”來看,符合徐留平提出的“集一汽集團之全力來打造紅旗品牌的產品和服務”的戰略思路。
“紅旗品牌的動力工廠已經定在天津。”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由于一汽在天津也有相關的零部件配套廠,所以未來一汽將整合長春、天津兩地之力發展紅旗。
而未來隨著“奔騰事業本部”的成立,一汽夏利和一汽轎車之間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也有望妥善解決。“一汽此舉的意圖很明顯,把一汽夏利并入奔騰,一汽夏利在資本市場的殼資源就會空缺,未來極有可能尋找買家出售,格力電器與一汽夏利之間的傳聞并非空缺來風。”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對整體上市之事,一汽方面從未停止或放棄。在今年8月左右,一汽集團已將旗下的長春一汽四環動能有限公司負責的水電、供暖等非汽車類主營資產劃歸給長春市政府,為一汽集團整體上市鋪路。
但曹鶴認為,將一汽夏利并入奔騰并不意味著一汽整體上市將快速推進。
“目前,一汽集團的改革力度很大,且動作頻繁,而這一系列動作背后,都是在圍繞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進行的。也只有先把企業的效率提升起來,業績做起來,才能為整體上市做進一步打算,而這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曹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