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8 00:04:05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包括一汽在內的其他國有車企能夠改革得更好,這從外部促進了東風的改革。”9月25日,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東風公司的改革正在不斷推進,比如廠辦大集體改革和“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暖和物業管理職能)分離移交推進得非常快。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范文清
每經記者 范文清 每經編輯 楊 翼
一汽集團急風驟雨式的人事、組織大變革正在進行,汽車行業中的另一家央企——東風汽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的改革也在悄然推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當前東風公司已經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辦公室,負責改革改制日常推進工作。與一汽集團的改革方式不同,東風公司將改革目標分解為七大任務,按照時間節點,重點落實、有序推進。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包括一汽在內的其他國有車企能夠改革得更好,這從外部促進了東風的改革。”9月25日,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東風公司的改革正在不斷推進,比如廠辦大集體改革和“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暖和物業管理職能)分離移交推進得非常快。
“我們已經不在山溝里想問題,而是在山峰上看世界。”竺延風說。
事實上,自2015年竺延風調任東風公司董事長之后,經過近一年的觀察,在今年初前后6個月的時間里,東風公司也進行了大約40項重大人事調整。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剛調往東風公司不久的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安鐵成接替劉衛東任神龍公司董事長,曾在東風悅達起亞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劉洪接替李春榮主管東風風神。
在密集人事調整的同時,東風公司的機制體制改革也在同步推進。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期間,竺延風曾對媒體透露,東風公司要推進更為公平的薪酬制度。如今,這項改革已經走完了第一步。
在9月25日的媒體溝通會上,竺延風稱,在薪酬體制改革上,東風公司將分三步走:第一步達到市場化水平,“這一步已經走完了,有的科技人員薪酬都比我們高了”;第二步,“能多能少”,這一步在今年底走完;第三步,“能上能下”。
“在座的前排領導,只有我和劉衛東的工資最低。”竺延風在說到薪酬改革時笑言。劉衛東是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薪酬制度改革只是東風公司進行改革的內容之一。據記者了解,當前東風公司將改革目標分解為七大任務,分別為:優化事業布局;調整管控模式;推進混合所有制;規劃公司治理;加強三項制度改革、聚焦體制機制創新;破解歷史遺留問題;深化黨建和文化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破解歷史遺留問題上,東風公司當前主要的改革思路是:積極推進輔業回歸社會。
據了解,當前東風醫療集團整體劃轉至中國醫藥集團,已進入最后實施階段;在此之前,神龍醫院已劃轉至武漢協和醫院。東風有線電視網絡將整體并入湖北廣電網絡。東風電視臺、東風汽車報社,正與湖北廣電洽談合作事宜。東風十堰基地“三供一業”正在剝離。
主業方面按照“瘦身健體”的要求,東風公司將壓縮管理層級,優化決策流程,讓“企業個體能夠瀟灑走市場”。目前,東風特種商用車公司在2016年已減少公司所屬法人戶數5個;東風液壓公司提升至2級子公司。今年,東風公司的計劃是,“壓減”42戶,調整優化各級法人管理層級5戶。
對廠辦大集體企業,東風公司的改革思路是轉讓股權。以東風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實業)為例,作為東風公司旗下為解決東風職工家屬就業問題而設立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東風實業已先后重組合并企業16家,業務退出13家,現有子公司45家。9月20日,東風公司已批準轉讓東風實業85%股權。股權被轉讓后,東風公司將不再擁有控制權。
“在體制、機制上給東風陽光,我們會更燦爛。”在今年上海車展上,竺延風曾如此呼吁。在9月25日的媒體溝通會上,竺延風仍坦言,“東風最大的成就是跟上了中國汽車時代的發展步伐,并且在有些方面是超越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體制機制改革。”
盡管在9月25日舉行的科技創新成果展上,東風公司展出了120余項創新成果和77項技術,但在竺延風看來,東風公司在基礎研究、先行技術研究開發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核心技術與資源掌控能力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研究布局及產業化發展步伐上還需進一步加快。
當前,并非所有國有車企的自主板塊都處于落后狀態。去年,繼廣汽傳祺借SUV之勢打開市場后,今年,上汽榮威也借“互聯網汽車”概念一路走紅。而同為國有車企,發展了近10年的東風風神至今仍在期待爆款車型出現,這讓東風公司在自主乘用車發展上壓力頗大。
2016年,東風公司在科技創新大會上提出目標——“2020年自主研發能力國內領先,2025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當前東風公司也在嘗試通過體制機制改革開啟東風科技創新的第5次“超越”。
在9月25日的“科技創新成果展”上,東風公司揭牌了一個名叫“樊愉”的創新工作室。樊愉是一個人的名字,而這個工作室就是東風嘗試在技術研發領域導入“容錯機制”。
“這個工作室將有獨立的預算,不是傳統平臺式的KPI考核,他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創造成果,我們再根據他的成果選擇哪些可以產業化和商品化。”竺延風稱,容錯機制已經在東風內部逐步建立起來,但還不能說很廣泛。
除此之外,東風公司還計劃在未來5年著力打造“T·創空間”和“智慧生態圈”的創新模式,重塑科技人員的創新機制,使其薪酬具有行業競爭力。
“我們將導入項目負責制,以內部競聘、外部招聘、擇優錄取的方式引入人才,以多元激勵形式激發全員參與熱情。”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黨委書記康理說。
據了解,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將構建模塊化平臺,從“同級別內平臺共享”發展成為“跨車型、跨級別模塊化共用”,提高通用化率。
“技術中心將結合‘商品企劃能力提升’和‘消費者分類研究體系建立’兩大戰略課題,確保自主乘用車概念賣點設計的前瞻性、創新性,努力打造2~3款月銷過萬的明星車型。”康理說。
已進入改革深水區的東風公司,正期待借改革之力,迎來自主事業的全面爆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