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30 15:38:21
現場沒有塵土飛揚和混凝土機器轟鳴,也沒有來來往往的拉磚車,而是一片干凈整潔、井然有序。這就是碧桂園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2s”版本示范項目——東莞石碣鎮的紫辰花園的施工現場。截至2017年9月,碧桂園已在國內34個區域的55個項目試點推行了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
每經編輯 實習記者 劉玲
每經實習記者 劉玲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大眾對建筑生產還停留在建筑抹灰的印象中,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一直因低效率、高污染、高耗能而廣受詬病。隨著環保和資源消耗問題不斷受到關注,“中國制造”也加速向“中國智造”升級。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碧桂園(02007.HK)一直在追求更優質、高效、綠色環保的建筑方式,其首創的SSGF新建造科技廣受好評。
9月28日,中房協、各地房協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以及業界人士,走進碧桂園東莞工地觀摩了SSGF的示范項目,包括已建成的“SSGF 1S”版本茶山項目和正在建設中的“SSGF 2s”版本石碣項目。
圖為石碣項目施工工地現場
翌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董事長修龍等多位著名建筑專家,和以碧桂園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莫斌為代表的碧桂園相關人士,出席了“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現場會”(以下簡稱“現場會”)并發表講話。值得注意的是,會上碧桂園與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技術研發,提升房地產開發競爭力,并搶占裝配式建筑的藍海市場。
所謂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即以“Sci-tech科技創新”、“Safe&share安全共享”、“Green綠色可續”、“Fine&fast優質高效”為四大核心理念的新型建筑體系。SSGF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的構想,通過3D打印技術將房子模型造出,在工廠生產預制墻板,每個樓層均為模具空中裝配、一次整體澆筑成型,讓樓層成為“空中裝配工廠”,實現全面取消砌筑抹灰。
位于東莞市茶山鎮興中路珀樂廣場的茶山項目,是碧桂園首個采用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的項目,于2016年8月開工建設,占地面積約37.9畝。據碧桂園莞深工程技術總監唐務生介紹,茶山項目的凈工期僅約11.3個月,比傳統建造方式的工期大幅縮短8-10個月。如此高效的建造進程主要得益于SSGF新建造體系,其通過分級標準化設計、模具空中化裝配、全穿插施工管理和現場一體化裝修等技術,主體修建與裝修工程可以分樓層同步推進。
茶山項目一出,不僅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采用的“SSGF 1s”版新建筑體系亦被稱為建筑界的“黑科技”,2017年7月,“花園式”茶山項目入圍“廣廈獎”候選項目。如今,碧桂園在“SSGF 1s”版本上迭代更新成了“SSGF 2s”版本,東莞石碣鎮的紫辰花園便是“2s”版本的示范項目,被成為“石碣項目”。
在石碣項目的施工現場,沒有塵土飛揚和混凝土機器轟鳴,也沒有來來往往的拉磚車,而是一片干凈整潔、井然有序。進入施工現場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左側的“SSGF產業工人培訓學校”幾個大字,據碧桂園莞深SSGF工程技術總監李文峰介紹,由于SSGF是區別于傳統建造技術的新建造科技,為了保證項目的有效推進,公司開辦培訓學校,自主培養產業工人,解決了SSGF產業工人與技術的問題。
李文峰笑稱,茶山項目的“SSGF 1S”版本被稱為“黑科技”,那么石碣項目的“SSGF 2S”版本就應該是“綠科技”。石碣項目涵蓋了SSGF目前所有的核心技術,在原有的12種技術基礎上新增了預制承臺模、墻磚地磚薄貼法、N型耐水膩子等7種技術。以2016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16.7億平方米為例,如果都采用SSGF,可減少相當于全球航空業總排放量的二氧化碳,減少數以億噸計的裝修垃圾,節約70萬人的一年生活用水,節約相當于2倍上海面積的森林,5倍珠江排沙量的河沙。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董事長孫英在現場會上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筑量最大的國家,2016年全國建筑業的增加值占國內GDP總值的6.66%。但是我國在取得巨大建設量的同時,也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質量”。此外,國家還提出了裝配式建筑的目標,即“10年達30%”“2020年達15%以上”。
莫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碧桂園推行SSGF就是響應國家住宅產業化的號召,也是響應國家領導人對工匠精神的要求和國家企業家精神的號召,同時也是碧桂園打造品質管理,為全社會建造好房子的一個具體表現。
記者了解到,從2015年首創SSGF開始,截至2017年9月,碧桂園已在34個區域的55個項目試點推行了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這些項目分布在北京、廣東、四川、江蘇、河北等20多個?。ㄗ灾螀^、直轄市)。碧桂園方面表示,未來將逐步在所有新開發的項目推行這套體系。
雖然碧桂園在建筑工業化中是先行者,但目前在全國范圍內裝配式建筑卻并不普及。據了解,我國裝配式建筑僅占新建建筑面積3%左右,遠低于日本、美國、法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超過70%甚至高達90%的比例。我國裝配式建筑尚處于藍海市場。根據國家提出的裝配式建筑“10年達30%”“2020年達15%以上”目標,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2025年將達到4.7萬億元,近5萬億元。
據此,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建筑工業化,并搶占近5萬億元裝配式建筑藍海市場,碧桂園與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在現場會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強強聯合進行科技研發,將進一步提升碧桂園乃至整個行業的產品品質,提高中國建造的國際競爭力。在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的基礎上,攜手打造示范工程,拓展內裝合作,提升房地產開發競爭力,為搶占裝配式建筑市場紅利提供重要支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