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粉巷財經

每經網首頁 > 粉巷財經 > 正文

墻內開花墻外不香,西安雙創該怎么玩?

粉巷財經 2017-10-08 09:38:23

此前和業內人士聊西安雙創,普遍感受是:墻內開花墻外不香。

2014年國家提出“雙創”,但就其內容實踐而言,西安早在20多年前,就已開始大量探索,甚至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像1993年成立的西安創業園,1997年被批準為“國際企業孵化器試點建設單位”,并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后來又被認定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范單位……

說起來,這些都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兒。

問題是,西安雙創,很像陜西人悶頭干事的風格,在品牌營銷、聚集效應的發揮方面,一直是個短板。

形勢不比以前,我們起了個大早,不說趕個晚集吧,但也錯失了本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中關村的機會。如今雙創競爭已蔓延全國,資源爭奪愈發激烈。

這里面,折射出三個層面的話題,值得一聊:

  1. “墻內開花墻外不香”的局面亟待扭轉。雖是后知后覺,卻也迫在眉睫——這是戰略層面的問題;

  2.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雙創資源,怎么來進行整合,對外伸一個拳頭,打一張牌?也就是解決“墻內開花墻外不香”的方法論問題;

  3. 統一意識,形成合力之外,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西安創業的老陜風格

西安創業環境落后?這印象應是近十年左右,在互聯網創業浪潮下產生的。

毫不諱言,近幾年媒體報道的牛逼創業公司都出自北上廣深還有杭州。這是東部沿海城市多年互聯網應用積淀的結果。于是,在媒體,在大眾的印象中,西安好像又被落下了。

事實上,關于創業環境,西安有一項殊榮是其它城市難以企及的。

2006年與2015年,AABI(亞洲孵化器協會)將年度最佳孵化器獎兩次頒給了西安高新區。這并非一項無足輕重的獎項。2016年,這一獎項給了上海張江。

創新創業在西安,其實有著深厚的基礎。

2004年,四川大學一研究生做畢業論文(那個時候的論文還是很靠譜的),對比了成都與西安高新區的創業環境。

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梳理后發現,當時西安僅高新區已經有風投機構145家,風險資金40多億。當下常見的創業孵化策略,彼時西安高新區很多都已在實施了,幾乎涵蓋了從科研到初創再到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

即使近年來,西安創業孵化環境在全國也并未見落后。

2014年,西安高新區成立的孵化苗圃(如今眾創空間的雛形)-“創途在XIAN”,借助在孵化器行業積累的20多年經驗,能夠為初創型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生態的創業服務。截止目前該機構共引進會員創業團隊600余個,各類服務機構近百家。

事實上,即使不占優勢的互聯網行業,西安也不乏讓業內眼前一亮的公司:前有火遍全國的暴走漫畫“王尼瑪”,后有全球第一大移動效果營銷服務商Yeahmobi易點天下 ,以及極客軟件、每日瑜伽以及蒲公英-應用內測專家。

其中,每日瑜伽、極客軟件竟還是主攻海外市場,國內媒體報道的少,大眾知道的就更少。

梳理之后,粉巷君(微信ID:nbdfxcj)發現,西安創業圈還是咱老陜人做事的傳統風格——悶頭做事,不愛多說。

這些動作值得鼓勵

國內當下的“雙創”環境,已經到了區域城市之間爭奪創業者、爭奪創業項目、爭奪投資人的階段。這已關乎到城市發展的未來。

“悶聲做事”的老陜風格是不是該改一改了?

缺少統一的品牌和平臺,不但降低了城市對創業者的吸引了,而且難以就政府的政策、資源與創業者形成良好匹配,導致創業者迷茫,進而在城市資源爭奪中,老是差那么一口氣。

值得關注的是,在雙創品牌塑造、營銷方面,西安最近呈現出轉變跡象。一個標志性事件是,““秦英匯”和“創咖云”的高調推出。

這玩意看似只是個概念,實則大有用意。

以“秦英匯”來講,是瞄著創新創業的城市品牌去的。

說實話,西安當前太需要這么一個品牌,對城市范圍內,讓人眼花繚亂的各類雙創活動和資源進行整合,對外打這一張牌!

而“創咖云”則是這一品牌的內在支撐,通過功能設計,充分打通企業與服務機構、服務機構與政府、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通道,形成一個大服務平臺,解決當前雙創制度鏈阻塞的問題。

動作固然值得肯定,但這只是轉變的開始。

如果把雙創看作一件產品,“秦英匯”就是西安雙創的超市,第一步要先將本土產品擺到貨架上,再結合“創咖云”這一超市管理運營系統,把規模先做大,一改之前清一色的“小賣部”格局。

影響力起來之后,外埠資源一看,這家超市流量不錯,自然會加入進來。

像高新區的西安創業咖啡街區,在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的關注下,短短數月,完成了前期籌備、規劃設計、改造施工,即將于9月29日盛大開街。這種重磅產品,自然是要擺到西安雙創超市貨架上的。

說白了,我們要通過統一的品牌和平臺,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形成合力,營造更細膩的雙創服務環境,吸引更多資源加入進來——俗話講,品牌得人心嘛!

關于今后的幾點想法

環顧周邊省份、城市的發展,越發覺得今日對西安之急迫和重要;梳理近十年來國內外經濟發展歷程和趨勢,亦越發認為,創新創業在西安追趕超越過程中必不可少。

在雙創競爭格局日益加劇的當下,就上述動作來講,西安的意識轉變還是值得肯定的。接下來,如何更進一步促進西安雙創品牌的發展,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拋出三點思考。

? 制度鏈的深化與完善。

類似“秦英匯”、“創咖云”這樣的品牌和平臺,應舉全市之力去完善,從而助力創業政策落實,進一步整合匯聚在西安的創業資源,為創業者真正打造出更為優越的生態環境。

? 完善暢通創業者發聲的渠道。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產品策略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客戶需求。營造創業環境,也需要聆聽創業者的聲音。

就政府而言,創業政策哪些是恰當的,哪些是需要調整的,哪些是需要加強執行力度的……這一切均需要通過聆聽創業者的聲音來發現。

但這一切,并不是通過簡單調研、走訪就能解決的。畢竟,政府是現階段創業資源最大提供者,雖然秦人多耿直,但創業者需要的是更現實。

? 創業環境上,注重“點”的突破。

優秀創業者、創業項目放棄西安,將公司整體或主要業務遷往東部城市,這是西安雙創在下一個階段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無法提供更為優越的市場環境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

但是,整體市場環境面的落后,并不代表西安在點上沒有發力的機會。

粉巷君(微信ID:nbdfxcj)以為,西安雙創的下一個階段,還應該著重在頂層設計上有一些考慮,注重挖掘像高新區這樣已有的品牌效應,在“點”的營造和向“面”上的拓展下功夫。

在某一二領域,集中資源,發揮優勢,將其打造成為國內最先進的創業基地以及產業集群。并由此帶動更多的點,驅動面上的發展!

如此,不但可以留住西安這些領域的創業者,還會源源不斷的吸引全國其它省市的創業者到西安來發展。

責編 張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