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11 19:56:16
《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發布,將以創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抓手,建設“西部數據之都”。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帶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一萬億元。
每經編輯 楊棄非
每經記者 楊棄非
國慶、中秋“超級黃金周”已結束多日。比起再創新高的旅游數據,更引人矚目的是不斷出爐的各類報告:從消費、出行到住宿,各公司的大數據圖表不僅勾勒出新一輪技術革命下智能化生活的面貌,更顯示出中國大數據這一萬億級產業的發展前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成都經信委了解到,近日,《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下稱《規劃》)發布,為成都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指明了目標。
根據《規劃》,成都將以創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抓手,打造全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創新示范區、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和國際化大數據市場集散中心,建設“西部數據之都”。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帶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一萬億元。
3000億產值 萬億級輻射
從總投資60億的北科生物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產業園,到攜程的大數據產業基地,上個月內,大數據項目的接連落戶,顯示出成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旺盛勢頭。
以2016年的數據為例,全年成都大數據產業業務收入已達約180億元。與此同時,截止2016年底,成都已建成集中存儲的交通數據、政務數據量分別達到1.2PB、800TB,同時,全市T3以上標準IDC機房13個,互聯網機房面積10萬平方米,標準機柜容量超過11000架,大數據發展潛力巨大。
事實上,成都已在大數據產業多次發力,先后出臺多項推進政策。此次發布《規劃》,更將成都建設“西部數都”定為核心目標,將建成全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創新示范區、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與國際化大數據市場集散中心。
根據《規劃》內容,到2025年,成都將發展形成不少于15個成熟的、廣泛應用的專業性大數據服務平臺和行業加速器,培育收入超億元的大數據企業超過300家,同時,大數據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帶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一萬億元。
成都具體要如何實現大數據產業萬億級的輻射規模?根據《規劃》,成都將大力發展大數據基礎硬軟件、服務和安全,同時推動大數據與關聯產業融合創新、特別是發展獨具成都特色的行業大數據,重點面向游戲娛樂、網絡視聽、健康醫療、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金融保險、現代物流及電信等行業應用需求發展。
基于此,在《規劃》中,成都將構建“一核兩帶”的大數據產業布局,其中,除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和雙流區的大數據研發運營核心聚集區之外,成都還將在其西北、東南兩側打造“產業創新引領帶”和“智能應用發展帶”,分別以多產業協同創新、交通物流智能應用為主,推進“大數據+”產業融合發展。
將構建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
盡管發展利好諸多,成都大數據產業面臨的挑戰仍不容小覷。《規劃》就已指出,數據資源集聚與開放體系尚不成熟,資源共享機制不完善、標準不統一、平臺不健全,包括行業數據孤島、政府數據開放滯后等問題都制約著成都大數據行業紅利的釋放。
事實上,如何在敞開政府數據大門的同時保障個人、企業信息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大數據行業發展的掣肘。此次的《規劃》為行業提供了來自成都的解決方案:一方面,通過推進數據資源的標準化和集成化、完善數據資源管理機制推動數據集聚與開放,另一方面,發揮成都信息安全產業的基礎優勢,多點發力促進大數據安全可控和有序發展。
上個月,成都在《成都市政務云建設規劃(2017~2020年)(送審稿)》中已提出,將在2020年底建成全市統一的大數據中心,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
而根據此次《規劃》,成都將構建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逐步向社會開放原始性、可機器讀取、可供社會化再利用、安全可控的數據集,重點推動安全、交通、醫療、就業、社保、企業登記監管等民生與社會服務領域的政府數據集向社會開放。
同時,成都將擴大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大數據服務采購,將逐步開放的領域包括教育、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公共體育、交通運輸、農業服務、資源環境以及公共安全等。
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規劃》則指出,成都將加快虛擬化安全、云安全、數據流動監控與追溯、數據安全隔離與加密、數據隱私保護、數據備份與恢復、安全智能感知等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同時,支持大數據安全企業和第三方機構開展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化運營,建設大數據安全開發與治理中心、大數據安全實驗室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