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17 00:33:24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總市值達到2.19萬億元,十一年間翻了一番。對于銀行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銀行和實體經濟是魚和水的關系,兩者共生共榮。此外,他還詳解了工商銀行的金融創新與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經驗。
每經編輯 張壽林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趙橋
10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總市值約2.19萬億元,自2006年10月上市以來,十一年間翻了一番。該行上市初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目前的市值規模相當于再造了一個工商銀行。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工商銀行時,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銀行和實體經濟是魚和水的關系,兩者共生共榮。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態勢為銀行發展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外部環境,銀行效益比較好是經濟運行質量的一個體現。
服務實體經濟是工商銀行成立的使命,也是該行一直以來主動擔當的責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商銀行進一步深耕主業、做精專業,堅守服務實體經濟金融主力軍使命,堅持以新理念、新金融、新服務,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不僅實現了“量”的發展,更得到了“質”的躍升,資產、利潤、資本、市值、品牌價值等核心指標持續位居全球大銀行前列。
目前,工商銀行已連續5年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和美國《財富》“500強商業銀行子榜單”三個權威排行榜的榜首。經過積極探索商業銀行經營規律和完善公司治理,工商銀行不斷實現經營發展的歷史性跨越,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發展道路。
觀眾在“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暨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峰會”上的工行展臺了解、體驗工行互聯網金融產品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大致測算,工商銀行每年新增貸款1萬億元,存量到期收回移位再貸2萬億元,實際新投放信貸3萬億元。
易會滿表示,如果離開了實體經濟,銀行就是無源之水。工商銀行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金融主力軍使命,堅持以新理念、新金融、新服務,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
在非信貸融資方面,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債券投資、理財投資、金融租賃等非信貸融資增加4500億元,與境內分行人民幣貸款增量的比例接近1:1。5年來,工商銀行累計承銷發行各類債券規模近4萬億元,累計新增投資各類人民幣債券約4萬億元,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多渠道、多元化的資金支持。
央行2017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1.1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21萬億元,同比多增7288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31萬億元,同比多增1.03萬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凈減少3708億元,同比多減2.14萬億元。
易會滿分析,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要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解決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如小微企業、扶貧等。
在服務小微企業和精準扶貧方面,工商銀行組建了普惠金融事業部,統籌推進對小微、“三農”、“雙創”等領域的金融服務。5年來,工行累計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7萬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2.13萬億元,申貸獲得率為96.7%。
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6月末,全國范圍內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比上季末高出0.2個百分點,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出5.5個和7.7個百分點。
在支持去產能方面,工商銀行上半年在去僵尸企業、去產能過程中所做的重組并購突破2000億元。
在去庫存方面,工商銀行今年上半年在新增住房貸款中,首套房占比超過九成。
在去杠桿方面,工商銀行成立了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債轉股簽約金額達到3455億元。
銀行業走到今天,太多變化超出人們的想象。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整個銀行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
易會滿表示,工商銀行是抱著開放、合作、共享的眼光來看這些問題,而不是看作一個你死我活、誰替代誰的關系。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非常正面的規律,首先要抱著積極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才會有好的心態去應對。
在工商銀行內部對這個時代的理解是BANK3.0時代。銀行業從BANK1.0的網點時代走到BANK2.0的網銀時代,再走向今天BANK3.0的移動互聯時代。在BANK3.0時代,競爭焦點是體驗和情感,銀行服務從網絡化走向移動化。
工商銀行已建立“七大創新實驗室”,深入布局并應用了大數據、生物識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大數據方面,建立了全行統一的數據倉庫和集團信息庫兩大數據基礎平臺,建立了一支2000余人的數據分析師隊伍。以客戶信用記錄為例,工商銀行對5億個人客戶和600萬法人客戶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數據的完整積累長度分別超過了10年和8年。
在人工智能方面,工行在智能投顧領域推出了機器人理財顧問“AI投”;在反欺詐識別領域通過人工智能技術3年來攔截可疑交易近10萬筆,避免客戶資金損失逾10億元。區塊鏈方面,工行基于區塊鏈技術建立了金融產品交易平臺,實現賬戶貴金屬轉賬等功能;協同貴州省政府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扶貧項目及用款審批的透明運作和封閉運行管理等。
現在工商銀行正實施e-ICBC3.0的戰略升級,通過堅持互聯網發展規律和金融服務本質相結合,構建開放多元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完善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快向“智慧銀行”轉型。為此,工商銀行在電子銀行部基礎上設立了網絡金融部。2000年,工商銀行建立了以網上銀行為主體的電子銀行體系,目前以互聯網為主的電子銀行業務占全行業務的比重超過94%。
金融的場景化建設也在加速推進,原來銀行對繳水電費、買火車票等支付業務都覺得是很繁瑣的事情,不太愿意干,但現在是作為獲客的主要場景,完全不一樣了,大家都在搶。金融服務與生活、消費等服務場景的結合越來越緊密。
就在今年9月,工商銀行在北京推出了地鐵購票移動支付功能,乘客使用手機即可直接自助進站乘坐地鐵。工商銀行銀行卡業務部負責人表示,即日起至10月31日,下載“易通行”APP綁定工行卡支付地鐵票款的乘客,可享受首張地鐵票免費,從第二張地鐵票開始隨機立減不同金額票款的優惠。
易會滿介紹,工行現在抽出600名科技開發人員到網絡金融部,跟業務部門在一起做迭代開發。這些員工創新力很強,也在積極改造傳統的銀行文化。
近期,工商銀行舉辦了網絡融資新產品發布會,工商銀行首款純線上、純信用的企業融資產品“網上小額貸款”上線,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為小微企業提供小額信用貸款,為超過2萬戶企業主動授信115億元。
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將黨的領導和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并在股東會上高票通過,明確和落實了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易會滿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工商銀行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的雙重優勢,不斷優化現代公司治理架構,推動集團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水平持續提升,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
將黨的領導和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這是對工商銀行長期實踐中黨組織(黨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和職責予以制度化。將黨組織(黨委)有機融入現有公司治理架構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黨委與“三會一層”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體系。
抓住“關鍵少數”,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是提升銀行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工商銀行縣支行以上機構一把手4000多人,地市分行以上機構一把手400多人,這些人就是工商銀行的“關鍵少數”。通過大力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引導做堅定信念、責任擔當的表率,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履職和經營管理能力。
在落實黨管干部原則的基礎上,工商銀行結合金融企業的特點和全球競爭的需要,建立了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
在維護股東權益方面,工行自2006年在A股和H股同步上市以來,累計為普通股股東分紅約7300億元的現金,現金派息率均維持在30%以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