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2017-11-19 19:51:14
11月18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4屆全球年會在廣州召開,梁振英、陸克文、梁錦松等政商界精英到場。梁振英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公布后,三地的工商、金融和專業界,有必要制定共同的行動綱領。同時,應該創造條件,讓三地的工商、金融、專業界更頻繁和更廣泛地集體互訪和交流。他說,“因為只有三地的企業界以及民眾走在一起,才可以形成社會和經濟活動,才可以用好規劃,落實建設,完成目標。”
每經編輯 邱德坤
每經記者 邱德坤 廣州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楊歡
帶動全球經濟增長、引領技術變革、促成科技創新金融和產業集聚,這些重任都將由大灣區來承擔。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第四大灣區,其規劃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后,話題討論度與關注度不斷升溫。
11月18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4屆全球年會(以下簡稱IFF全球年會)在廣州召開,梁振英、陸克文、梁錦松、祝憲等政商界精英悉數到場。作為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IFF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的“F20”,今年年會的主題緊扣大灣區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條件已基本成熟,但基于該區域內存在“一國兩制”的制度特點,其建設仍需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
金磚國家新發展銀行副行長祝憲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提出,既是為了促進港澳和珠三角各城市之間的融合,也應有一個重要的頂層設計,促進各城市之間的合理分工協作,避免內耗和重復建設。
“條件已基本成熟”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粵港澳之間的經濟往來也日益密切。”——金磚國家新發展銀行副行長祝憲
全球已有的大灣區包括,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其概念的提出和建設“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11月18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在書面致辭中提到。
2017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其規劃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2017年7月1號,《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其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愈。在IFF主席、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看來,中國經濟的未來不光關系到中國,也影響全世界,對世界來說,過去五年的全球經濟面臨許多不利因素,美歐表現都不太好,世界經濟需要新的增長級和動力源。而我們知道世界灣區經濟可以提供這樣的增長級和動力源,“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輻射亞太面向全球的重要支撐區”。
那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條件是否已經成熟呢?
祝憲認為,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粵港澳之間的經濟往來也日益密切。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11個城市,擁有6600萬人口,生產總值達1.3萬億美元,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大灣區內的城市群也已具備了其他大灣區的一些共同特點:包括交通便利,擁有成熟配套的商品、金融和服務的交易中心和投融資平臺,擁有重要的制造業中心,大量的人力資本,包括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聚集。
其中,在IFF全球年會上被各方多次提及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成就。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11個城市,他們之間的龐大基礎建設工程陸續完工,這是國外大灣區的城市之間所沒有的。
與香港相關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和蓮塘/香園圍口岸,這三項連接香港、澳門、和廣東多個城市的口岸,在明年年底通車以后,將會大大降低來往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經貿合作將更為便利,促進新的經濟增長。
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告訴記者,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的連接,各城市的聯通將減少城市之間的壁壘。
香港貢獻:聚才和聚財
“香港要推動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聚才(財),聚人才跟聚錢財;而人才跟錢財,人才遠比錢財重要。”——南豐集團行政總裁、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條件成熟,離不開港澳,祝憲說,“尤其是香港作為一個獨特經濟體所帶來的支持和幫助。”
香港對大灣區建設最重要的兩個貢獻究竟是什么?答案是,聚才和聚財。
梁錦松在現場闡述了香港建設大灣區最重要的兩個貢獻:
第一個是培養和吸引全球的人才。首先,香港在制度上是很多國外的人才喜歡的,例如法治、低稅等;其次,香港的生活方式是國際化、多元化的,無論是教育還是醫療都十分便利。因此,香港在未來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可以作為一個國際人才聚集的中心為國家做貢獻。
第二個貢獻就是金融,香港是功能全球化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有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兩個資金池,一個國內的,一個國外的,怎么樣融通,怎么風險管理,這是香港做金融中心最好的機會之一。
主要課題:融合和分工
“如何在香港、澳門和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東城市之間,在符合一國兩制的前提下,促進他們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主要課題。”——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
梁錦松也同樣指出了問題。“目前大灣區的建設實際上是分隔的,很多方面,包括市場、資金、人才方面的流動都沒有完全打通,”他說,“所以將來想要真正成為世界上一個偉大的灣區經濟的話,必須要打破分隔,必須要一體化,當然這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事實上,這是大灣區建設的一個挑戰。粵港澳大灣區內11個城市之前的關系和其他國家的灣區城市并不相同。
梁振英說,“如何在香港、澳門和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東城市之間,在符合一國兩制的前提下,促進他們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主要課題。”
而在祝憲看來,作為城市群的大灣區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在條件是如何融合和分工。以科技創新方面為例,香港有著完備的科研基礎設施和成熟的資本市場,而深圳在打造中國的硅谷,廣州計劃打造國際創新樞紐,這就需要差異化的頂層設計,使得分工競爭能夠有序進行。
這種融合實際上會促成雙贏的局面。夏樂向記者表示,香港重視創新,但市場太小。雖然有很多高校優勢,也應該與內地市場對接,這本身也是創新。
梁錦松也認為,作為人才中心跟金融中心,香港應該跟周邊的地區,特別是深圳、廣州等合作,發展以下行業:生物科技、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光有頂層設計還不夠,還應有底層的流動。梁振英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公布后,三地的工商、金融和專業界,有必要制定共同的行動綱領。
“同時,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三地的工商、金融、專業界更頻繁和更廣泛地集體互訪和交流。”他說,“因為只有三地的企業界以及民眾走在一起,才可以形成社會和經濟活動,才可以用好規劃,落實建設,完成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