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社 2017-11-20 18:19:54
-- 上市公司愈漸慷慨,2016年激勵力度約為公司總股本的2%
北京2017年11月14日電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咨詢、保險經紀以及解決方案公司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NASDAQ: WLTW)發布《A股、港股及美股2016-2017股權激勵分析報告》。數據研究顯示,上市公司愈漸慷慨,2016年激勵力度約為公司總股本的2%。
1. 各資本市場股權激勵成熟度存在差異,股權激勵計劃普及率[1]差異大,但各市場自身授予率近年來較為穩定。
股權激勵在中國赴海外上市公司中的普及率明顯高于境內上市公司,美股及港股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普及率中位值分別為86%和63%,而A股僅為26%。
分行業看[2],房地產及信息技術行業股權激勵計劃普及率在各資本市場均較高,凸顯人才激勵與保留對公司的重要程度。美股上市公司中非日常消費品、信息技術及原材料行業股權激勵計劃普及率均超過90%。
近年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授予普及率[3]相對穩定,每年約7%的A股公司、20%的港股公司和50%的美股公司會進行股權激勵授予(相對各資本市場全部樣本公司)。美股中國公司在股權激勵計劃和授予實踐中,均領先于其他兩個資本市場。就有激勵計劃的港股和美股公司而言,每年有近三分之一港股公司和超過一半的美股公司會進行股權激勵授予。
不同行業間[4],股權激勵授予普及率差異較大,以港股公司為例,信息技術、能源及醫療保健行業股權激勵授予普及率遠高于其他行業,股權激勵授予的行業屬性較為明顯。
2. 海外上市公司首選股票期權作為激勵工具,境內上市公司首選限制性股票。
2016年,股票期權仍是赴海外上市中國公司使用最為普遍的長期激勵工具,而A股上市公司則更普遍的使用限制性股票。近年來,港股公司期權使用率呈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工具組合,而美股公司期權使用率不斷提升,限制性股票和工具組合使用有所下降,或與資本市場整體走勢有關。A股公司限制性股票使用率逐年提升,期權及工具組合使用率有所下降。
3. 各資本市場股權激勵年度授予稀釋率小幅波動,股權激勵已成為高管薪酬的重要構成,2016年激勵力度約為公司總股本的2%
股權激勵年度授予稀釋率,反映了公司每年愿意拿出總股本中多少比例的股份來激勵員工。近兩年來,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年度授予稀釋率中位值有小幅波動,但總體相對穩定。其中,美股公司年度授予稀釋率最大,這與美股公司整體薪酬策略有一定關系,而A股公司股權激勵授予稀釋率較高與大部分公司非年度授予有關(A股實施過激勵授予的公司中,77%的公司僅進行過一次授予)。
同一資本市場中,不同板面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力度存在一定的差異。以A股為例,中小板、創業板公司股權年度授予稀釋率無論是均值還是50分位值均高于主板上市公司。
實施股權激勵授予給公司帶來一定的財務成本,不同資本市場由于股權激勵授予價值與財務表現不同,其攤銷成本占收入與利潤的比例有所差異。就年度攤銷來說,2016年美股公司激勵攤銷成本略高于港股公司,攤銷成本占凈利潤比例中位約為2.7%。
4. 獲得全部股權激勵普遍需要3年及以上,充分發揮股權激勵人才保留作用,解鎖安排各市場各有特點。
通過統計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我們發現無論是A股公司,還是港股、美股公司,股權激勵授予到激勵全部解鎖完畢均歷時多年,絕大部分公司激勵全部生效需要3年及以上,股權激勵是輔助人才保留的重要工具。
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解鎖批次[5]設置有一定差異。79%的A股公司分3批解鎖激勵;港股公司批次分布較為分散,分2-3批的居多;50%以上的美股公司激勵解鎖批次超過4批(含4批)。
關于韋萊韜悅
韋萊韜悅(NASDAQ:WLTW)是一家領先的全球性咨詢、保險經紀和解決方案公司,幫助世界各地的客戶把風險變成增長機遇。 韋萊韜悅成立于1828年,目前擁有 40,000 名員工,向140多個國家提供服務。我們設計和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來管理風險、培育人才、實現利益最大化及增強資本的力量,讓組織與個人得到有力保障,并日益發展壯大。我們以獨到眼光洞察人才、資產與理念之間的重要交集-這是推動經營績效增長的動態公式。與您攜手,激發潛能。了解更多請訪問 willistowerswatson.com.
[1] 計劃普及率指各資本市場有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占該市場樣本公司總量的比例 |
[2] 此分析僅對充足樣本量(樣本大于等于10個)的行業進行分析 |
[3] 授予普及率指2016年有股權激勵授予的公司數量占各資本市場全樣本/有股權激勵計劃公司的比例 |
[4] 此分析僅對充足樣本量(樣本大于等于10個)的行業進行分析 |
[5] 解鎖批次指一次股權激勵授予分批次解鎖給激勵對象的次數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