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2 23:34:50
即便經過一番“財務洗澡”之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指標能夠給投資者“煥然一新”的感覺,但這樣的財務報告無法真實、完整地反映相關上市公司報告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財務洗澡”達到突擊保殼的目的,早已成為A股市場一個長期的弊端,對此監管部門應該及時出手補上制度短板。
每經編輯 曹中銘
曹中銘
臨近年終,又到了上市公司的保殼季。
為了保住上市公司這塊“金字招牌”,許多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以及公司所在地的相關部門各顯神通,手段也呈現出五花八門的特點。不過,在那些績差股和“披‘星’戴‘帽’族”以多種方式保殼的背后,“財務洗澡”成為最直接、最簡單,也是見效最快的手段。但通過“財務洗澡”的方式保殼,卻也凸顯出現行退市制度的短板。
現實案例中,相關上市公司常常通過變賣資產、并購重組、政府補貼與獎勵、會計調整,或財務重組、報表重組等方式,大幅提升其非經常性損益,且在非經常性損益覆蓋其主營業務虧損的前提下,實現凈利潤為正,從而在年報中凈利潤表現為盈利。
經過一番“洗澡”之后,其凈利潤指標給投資者“煥然一新”的感覺。然而,這樣的財務報告無法真實、完整地反映相關上市公司報告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近期媒體頻頻報道相關上市公司保殼的“絕招”,*ST昌魚就是其中的代表。該上市公司2012年、2013年虧損,2014年通過變賣資產盈利,2015年、2016年又連續兩年虧損,如果2017年再出現虧損,*ST昌魚將被暫停上市。
為了避免暫停上市,該上市公司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大鵬畜禽99.9%股權,以1.0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霍爾果斯融達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如果轉讓完成,*ST昌魚將獲得投資溢價收益4293萬元。由于今年前三季度*ST昌魚虧損2834萬元,那么公司2017年度將可能實現盈利,從而避免暫停上市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大鵬畜禽目前已基本停止經營,2016年營業收入僅為53.93萬元,且近年來持續虧損。截至2017年8月31日,大鵬畜禽累計虧損已達1950萬元。
然而,評估師根據收益法評估的結果顯示,大鵬畜禽股權價值為1.02億元,較賬面凈資產評估增值3981.13萬元,增值率為64.08%。連年虧損資產,居然資產增值率能夠達到64.08%,這簡直匪夷所思。而這樣的資產還會有人接手,更是聞所未聞。
雖然從已披露的資料看,接盤方與上市公司方面沒有任何關聯,但接盤方愿意做這個“冤大頭”,背后是否還存在其他的協議或安排,依然難以令市場釋疑。
如果*ST昌魚通過變賣資產保殼成功,則會計科目中的“非經常性損益”再一次立了頭功。事實上,通過“非經常性損益”來“調節”凈利潤保殼并不違規,但卻凸顯出現行退市制度的缺陷。
由于退市制度考核的凈利潤指標,無論是由主營業務創造的凈利潤,還是由非經常性損益“創造”的凈利潤,都被認可為上市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因此,才導致“財務洗澡”式的保殼橫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滬深兩市中,有27家上市公司(包括4家創業板公司)出現2015年、2016年虧損,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或凈利潤不足1000萬元的情況。即使是前三季度盈利,第四季度“稍有不慎”也仍有可能跌入虧損的“陷阱”,如果是創業板公司可能直接被退市,如果是滬深主板公司則可能被暫停上市,直至終止上市,因此,這些上市公司都有可能采取“財務洗澡”的方式,以規避退市或暫停上市的風險。
以“財務洗澡”達到突擊保殼的目的,早已成為A股市場一個固有的弊端。筆者以為,避免類似的情景每年重現,一方面,監管部門對有保殼需求的上市公司,一旦發現其通過變賣資產、會計調整等來達到保殼目的時,須通過持續問詢的方式,要求上市公司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義務。如果發現其中存在違規行為,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甚至啟動立案調查程序。
另一方面,對現行退市制度進行針對性的改革同樣不可或缺。筆者建議,將退市制度的凈利潤考核指標,應該更改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如此改革無異于釜底抽薪,那么,今后即使是上市公司實施“財務洗澡”,恐怕也難達到保殼的目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