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 2017-11-23 13:59:53
去年以來,新三板市場持續動蕩,近日三板做市指數更是跌穿千點基準點。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后,新三板市場正面臨深度盤整。
11月22日在廣州舉行的新三板發展論壇上,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目前處于艱難期,但長期仍看好新三板。隨著改革措施落地和新三板企業規范化發展,新三板市場將迎來觸底反彈。
自2012年設立以來,新三板市場迎來快速發展,現已成為全球掛牌公司數量最多的資本市場。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達11651家,較2016年底的10163家增長14.64%,遠超主板市場。
同時,新三板已成為早期投資退出的主要渠道。據統計,2016年VC/PE退出案例中通過新三板退出的分別占到61.5%、71.4%。而且,新三板市場也推動了1萬多家企業向規范化、透明化運作的公眾公司轉化。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湛認為,“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的倒金字塔結構正在扭轉,正金字塔結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正逐漸形成。”
而近年來,新三板與上市公司的互動也越來越頻繁。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對新三板企業發起的并購案例已經超過160起,創歷史新高。而隨著IPO發行的常態化,新三板企業排隊IPO的數量也越來越多。2017年已經有17家新三板企業上市或者通過IPO發審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9月底,IPO排隊企業中來自新三板市場的將近150家,占全部IPO排隊企業的30%。此前,有近1000家新三板企業已經公告IPO輔導備案。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為繹表示:“新三板市場中優質企業并不在少數,新三板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Pre-IPO市場。”
與新三板市場取得的成績和認可度相對的是,去年以來新三板市場持續出現不穩定因素。今年,新三板掛牌企業增幅放緩;有做市商的三板企業數量下降,從原來的1654家降至1383家;三板做市成交額比去年降低約15%。近日三板做市指數更是跌破1000點。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場將迎來深度盤整,而流動性不足和市場信心不足依然是普遍焦慮。
對此,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司監事長鄧映翎認為:“流動性不足只是表征現象,背后的問題是公司質量和規范化運營的問題。長期來看,公司規范化運營,市場自然會給出更高的溢價。”
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1萬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確實存在魚龍混雜、質量不一的問題。“甚至財務規范都是企業適應新三板的一大難題。”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副主任王韶華表示。據悉,今年上半年,未能如期披露上一年年度報告的480家公司及相關負責人被采取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堪稱新三板史上最大規模處罰。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但業內人士對新三板長期發展依然看好。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名譽會長認為,“新三板市場發展僅僅5年,引入做市商制度也就3年,還處于幼兒期,新三板市場的成熟規范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但是新三板的定位一直非常清晰,就是服務創業型、成長型和中小微企業,新三板的發展和改革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定位。”
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院長吳少凡則表示,“隨著政府部門對新三板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大,也將倒逼新三板企業要合規合法經營,繼而推動新三板市場的良性發展。‘雙百榜’的出發點也是如此,除了篩選出更優質、更具潛力的企業,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參考,更重要的是助力新三板企業的成長,推動新三板市場的健康發展。”
市場的觀望情緒,除了新三板市場自身的問題,很大程度與改革預期落空有關。據悉,業內一直期待的精選層改革、三類股東問題等在政策層面遲遲沒有落地,也加劇了市場不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業內人士普遍表示,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將迎來改革和新的發展機遇。
“改革的目標是要讓優質企業愿意來、留得住,讓新三板真正發揮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作用。”鄧映翎表示,“改革還是會按照穩中求進的基調推進。新三板的改革沒有樣板可以參考,所以穩是改革的前提,要確保不出現系統性風險。”據悉,多項改革措施或將于明年落地。
來源:金羊網
記者:吳海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