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證券時報:最嚴資管新規進一步強化行業本質

證券時報 2017-11-25 09:22:37

日前“史上最嚴資管新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出臺,這一資管新規的主要目的是規范行業發展,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但歸根結底,實際上是進一步強化了行業的本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央行聯合三會、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這一號稱“史上最嚴資管新規”的出臺,在資產管理行業激起了千層浪。這一資管新規的主要目的,在于統一產品標準、消除監管套利、規范業務發展,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歸根結底,史上最嚴資產管理新規的出臺,實際上是進一步強化了行業的本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史上最嚴資管新規的出臺,針對的就是行業內已存在的諸多弊端。以通道業務為例,基金公司比拼的就是誰的樹大好乘涼,誰有個好爹,借通道業務拼命擴大規模,如何為持有人帶來持續穩定的收益,則在通道業務的瘋狂盛宴中被束之高閣。基金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持有人把錢交給了你,你就應該像基金招募書上說的那樣,勤勉盡責。但基金公司是靠管理費收入作為利潤主要來源的,這也意味著基金公司的規模越大,管理費就越多,利潤也就越高?;鸸镜睦麧櫯c基金公司的業績,很多時候其實是脫節的。也正因為如此,基金公司想方設法的是如何讓規模最大化,而不是業績最優化。來了“通道業務”這個規模擴充的法寶,基金公司把它用到了極致,拼命地擴大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基金公司違背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初衷和行業本質。短期來看,基金公司獲取了規模擴大后的收益,但長遠來看,這其實是在毀掉自己誠信的基石,最終一定會得不償失。

此外,在剛性兌付的“金字招牌”下,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呈幾何級數增長,行業規模確實是增長了,銀行、信托公司賺錢了,但是,客戶并沒有獲得額外的收益。銀行、信托等資產管理機構確實在“剛性兌付”的金字招牌下延攬大量客戶和資金,但因為沒有給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和應有的價值以及業績回報,實際上,只不過是客戶的錢到了銀行和信托公司的托管賬戶里,但這個鏈條中,創造的增量價值幾乎為零。也就是說,這實際上是一個零和游戲。除了資產管理機構多了利潤,其他各方都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照理說,資產管理行業的根基,就是取得客戶的信任。而要取得這樣的信任,資產管理機構應該以為客戶創造持續穩定的業績回報為首要任務,為客戶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是資產管理機構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但當剛性兌付大行其道、資產管理機構大肆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時,我們看到的只是利欲熏心和忘乎所以。不把客戶的利益視為比天還重要的事情,資產管理機構即便再賺錢,路都走不長遠。資產管理規模擴大當然是好事,但擴大途徑,不應該是各種監管套利、多層嵌套、剛性兌付、期限錯配等,而是應該苦練內功,把客戶的資產管理好,給客戶帶來好的業績回報,舍此,就是舍本逐末,離初心越來越遠,離風險越來越近。

做一名合格的投資者

做一名合格的投資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資本市場的信息流通越來越扁平化和移動化,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和資訊無限泛濫的海洋中,要做一名合格的投資者,首先得有相當的知識。以股票投資為例,你得對產業、宏觀策略、市場情緒等有相當的認識,否則就是瞎炒、賭博。再以基金投資為例,在數以千計的基金產品中,哪些基金適合我們的風險收益特征,該如何去認識一只基金的過去和未來,如何結合基礎股票市場的行情去選擇基金,這些都是需要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對這些不了解,聽憑銀行理財師或銷售人員的建議,那只是別人的建議,并不一定適合自己,這樣去投資,很可能就是盲目投資,投資的結果如何,不用問!即便有了收益,也只是市場行情好或者運氣好而已。即便是長期持有基金,也并非是買入后就不聞不問,而是需要動態跟蹤,對自己的資產組合及時“體檢”。

最嚴資管新規的出臺,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規范行業發展,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進一步講,也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堵住金融風險的漏洞,防止資產管理機構作奸犯科,實質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只有當一個市場的資產管理機構以合規經營為生存與發展的根基,投資者日益成熟時,這個行業的根基就會越來越深厚,發展也會越來越順暢和健康。最嚴資管新規的出臺,“嚴”的不是針對某個機構,而是“嚴”在保護投資者利益,“嚴”在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本質——誠信。對于誠信,資產管理行業的每一方,都不能視之為兒戲,這貌似一句很大的空話,但在資產管理行業,絕對是最大的實話。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陳楚

責編 步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