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7 02:08:50
擬7000 萬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鋰電池公司——河南平煤國能鋰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國能)70%股權,易成新能布局負極材料產業再進一步,不過,其兩年前投資生產1萬噸炭石墨負極材料項目,效益釋放不達預期。
每經編輯 蘇杰德
11月24日,易成新能(300080.SZ)公告稱,擬7000萬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鋰電池公司——河南平煤國能鋰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國能)70%股權,切入鋰電池制造環節。
雖然9月份才剛剛成立,平煤國能卻可謂雄心萬丈,公司直接目標是超越目前液態鋰電池的發展階段,劍指固態鋰電池。記者注意到,平煤國能10GWh高比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5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世界第一條全自動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生產線。
易成新能此前已經布局負極材料產業。2015年底,易成新能投資生產1萬噸炭石墨負極材料項目,項目建設期預計10個月,預計總投資收益率35.1%,投資回收期為3.8年。不過,項目試產后,效益釋放不達預期。其高管也曾公開坦言,負極材料投資仍需“時間驗證”。
每經記者 蘇杰德
每經編輯 姚祥云
11月24日,易成新能公告稱,擬購買控股股東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神馬集團)持有的平煤國能70%的股權,股權收購價格為控股股東原始出資7000萬元。
平煤國能今年9月22日成立,平煤神馬集團與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分別持有70%和30%股權。易成新能公告稱,此舉是為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市場競爭力。
平煤神馬集團官網顯示,平煤國能10GWh高比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是新鄉市政府、平煤神馬集團、新鄉電池研究院和國能電池四方合作實施的先進鋰離子電池及系統集成生產項目,總投資50億元。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5億元,預計2018年年底建成投產。項目順利完成科技成果轉化后,將形成世界第一條全自動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生產線。
易成新能此前似乎尚未涉及鋰電池制造。目前,國內外主要新能源汽車生產商采用的鋰電池主要還是以液態為主,固態鋰電池尚未大規模應用。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稱,固態電池雖然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但研發生產技術尚不成熟。固態鋰電池目前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國際上,美國和日本一些企業研發走在了前面,比如豐田汽車計劃2022年實現固態鋰電池商業化。
易成新能合作伙伴國能電池官網顯示,國能電池旗下有磷酸鐵鋰系列和三元系列電池,記者并未看到與固態電池相關介紹。
易成新能為何要開發固態電池,如何綁定下游汽車制造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周日(11月26日)撥打公司董秘辦電話,暫時未取得聯系。
平煤神馬集團有意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將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核心產業整合至易成新能。在此布局下,易成新能被定為稱平煤神馬集團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平臺。易成新能2015年底投資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被寄予厚望的負極材料業務還未產生理想的業績。
據媒體報道,2015年12月,易成新能1萬噸負極材料項目開工,其旗下河南中平瀚博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平瀚博)4000噸負極材料項目竣工投產。
易成新能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將負極材料業務整合到一起。先是2015年11月從大股東手中購買持有的全部中平瀚博40%股權。此后,易成新能又成立專門子公司河南易成瀚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成瀚博)負責上述1萬噸負極材料項目。2017年10月,為提升各板塊管理效率,易成新能又將上述負極材料公司易成瀚博整合到中平瀚博旗下。
易成新能當時公告稱,1萬噸鋰離子電池用炭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共計投資3.49億元。易成新能自籌資金投資該項目,項目建設期預計10個月,該項目預計總投資收益率35.1%,投資回收期為3.8年。
不過,易成新能上述1萬噸負極材料項目至今尚未形成規模產能。2016年年報顯示,該項目自試生產以來,產出各類產品2000余噸,產生一定收益。2017年半年報稱,“雖然上述業務(包括1萬噸炭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市場前景較為可觀,但由于受到業務更迭整理期、上下游客戶同質對接、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項目運營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預期的收益水平。”
今年10月,由投資者質疑易成新能“應收賬款竟然比營業收入都高。”易成新能高管回復該投資者時坦言,“公司電鍍金剛線、負極材料、電池片等業務,由于新產品市場拓展、客戶認可均需要一定的時間驗證。”
目前,易成新能正試圖加快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的推進。今年上半年,石墨產品營收3931.33萬元,占總營收僅7.01%。不過,石墨產品毛利率高達46.51%。
墨柯認為,國內負極材料市場目前是貝特瑞和杉杉科技為首的雙寡頭格局,其它幾家負極材料公司搶食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場份額。在這種市場結構下,其它公司很難打開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