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7 12:05:38
在剛剛結束的中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透露,5G網絡將在2022年正式商用。在5G來臨前,產業鏈相關的基建和設備廠商正迎來一大波訂單潮。此外,物聯網是目前電信領域最受關注的發展方向之一,三大運營商均在發力,中國移動表示2018年將拿出20億元專項補貼。
每經編輯 張斯 劉春山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盧祥勇
11月23日,工信部官網掛出通知,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力爭與國際標準同期推出5G預商用產品;11月24日,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在2017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介紹,5G網絡將在2022年正式商用。種種跡象表明,5G產業商用已經進入加速期。
5G時代最大的不同,是將真正幫助整個社會構建“萬物互聯”。尚冰在會上表示,當前智能萬物互聯正處于連接數快速增長的階段,預計到2020年全球互聯終端數量有望達到290億,其中180億與物聯網相關。
在5G這個大產業上,設備商和運營商的“嗅覺”可以說是最靈敏的。11月17日,高通、中興通訊就與中國移動聯合宣布,成功實現了全球首個基于3GPP R15標準的端到端5G新空口(5G NR)系統互通(IoDT),這是5G由標準走向產品和預商用的重要“里程碑”。
幾天后,即11月23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按照5G技術研發試驗總體安排,工信部發布通知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工信部指出,明確5G第三階段試驗目標,重點面向5G商用前的產品研發、驗證和產業協同,開展商用前的設備單站、組網、互操作,以及系統、芯片、儀表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聯互通測試,全面推進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商用水平。
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雖然離5G大規模的商用還有兩年,相關公司業績的顯現還需要時間,但按照3GPP的標準制定時間表,2018年9月將凍結第一版5G標準,5G建設箭在弦上。從2018年開始,運營商網絡試驗進展,關于5G的消息將會越來越密集,從而催化提升產業鏈公司估值。
對于5G產業鏈投資機會,國金證券表示,可重點關注三大率先受益領域機會,包括1.5G主設備廠商、光纖光纜行業公司和通信工程設計相關公司。多家券商普遍認為,5G設備相關的市場空間將是萬億元級別的。
例如在基站方面,華泰證券指出,預計5G無線接入網建設大幕有望在2019年開啟,5G基站價格的大幅上漲助力無線接入產業鏈深度受益。國內5G建設聚焦宏基站廣覆蓋,預計采購基站設備的總支出有望達到1.4萬億元。國信證券則認為, 5G的基站數量會比4G基站總量多很多。粗略來看,如果要達到現在4G網絡同等覆蓋程度,需要5G基站數量為現在4G基站數量的1.8至2.1倍,基站組網過程中需要使用更多光纖光纜資源。
除了基站,光纜也是一大筆投入。前不久,中國移動發布了 2018 年普通光纜產品(第一批次)以及骨架式帶狀光纜兩項集中采購招標公告,分別計劃采購約 1.1 億芯公里普通光纜和 549.8 萬芯公里骨架式帶狀光纜。
在上述大會上,除了5G,中國移動還想向外界描繪的一個前景是物聯網。
在會上,中國移動總裁李躍表示,2018年將拿出20億元專項補貼,推動物聯網的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降低各行各業引入物聯網技術的門檻和成本。
宏信證券研報認為,物聯網已成為三大運營商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中國電信在今年5月實現31萬個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基站升級,還在今年6月發布了全球首個NB-IoT套餐;中國移動在今年8月啟動395億元蜂窩物聯網(主要為NB-IoT 和eMTC)標志著中國移動開始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聯通現也開始在全國進行移動物聯網網絡建設,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完成NB-IoT 試商用開通。
更早前的8月25日,中國聯通也宣布成立了“中國聯通物聯網產業聯盟”,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30多家企業成為聯盟成員。這是中國聯通混改方案落地后的“首次亮相”。
三大運營商紛紛積極打造物聯網產業生態的背后,是蜂窩物聯網產業的巨大前景。今年6月15日,工信部發文全面推進NB-IoT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要求到2017年末,實現NB-IoT基站規模達到40萬個,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中國移動此次表示,實現了346個城市的城區NB-IoT連續覆蓋,2018年將新增物聯網連接數1.2億,物聯網總連接數超過3.2億。
在大街小巷遍布的ofo小黃車、和摩拜單車上同樣能找到三大運營商物聯網技術的身影,ofo小黃車采用的就是中國電信和華為共同研發的NB-IoT“物聯網智能鎖”,此前已經使用很長時間的摩拜共享單車智能鎖基于中國移動和愛立信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在河北雄安新區,基于NB-IoT物聯網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停車場、智慧井蓋、智慧路燈等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物聯網其實已經喊了很久,目前基于NB-IoT技術的遠距離通信的成熟催生著行業崛起。通信行業分析人士康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各種非蜂窩類網絡技術也曾被應用在物聯網業務上,只是在具體應用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經常出現數據回傳率不高、電池壽命低、成本高等問題。NB-IoT物聯網具有深度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等優點,既克服了傳統物聯網技術的碎片化、局部使用難以規模應用的缺點,又解決了傳統移動網(3G/4G)技術用于物聯網的功耗大、成本高、覆蓋性能不夠等問題。
另一方面,目前移動物聯網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芯片模組以及上游硬件企業在成本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以及在應用場景的碎片化、垂直細分也使得落地難度增加,有待繼續推動制定統一的標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