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04 08:24:43
距離赴韓旅游線路停擺8個月之后,一個由32名游客組成的旅行團12月2日從北京首都機場啟程赴韓。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韓國迎來的第一個中國旅行團。值得一提的是,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恢復的旅游團行程均“避開”了涉及樂天的產業,以往行程中常去的樂天免稅店等都改成了新羅免稅店。
因為“薩德”風波陷入寒冬的韓國旅游業終于迎來一絲曙光。距離赴韓旅游線路停擺8個月之后,一個由32名游客組成的旅行團12月2日從北京首都機場啟程赴韓。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韓國迎來的第一個中國旅行團。
今年3月份,為抗議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及韓國樂天集團為“薩德”提供部署地行為,途牛、同程等旅行社率先宣布暫停赴韓游業務,并陸續下架韓國旅游產品。隨后,中國赴韓國的游客銳減,韓國旅游業損失慘重,旅游收入減少約人民幣455億元。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近日,隨著中韓關系的日趨緩和,11月28日經有關方面確認,“北京和山東兩地游客將成為今年自3月以來首批訪問韓國的團體游客”。組織此次赴韓游的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得到有關部門確認后,旅行社聯絡了航空公司、韓國合作旅行社,用最短的時間重啟韓國游業務。
11月30日該團順利取得韓國團體旅游簽證,成為自2017年3月以來的“團體簽證1號”。旅行團32名游客皆為北京游客。他們搭乘韓亞航空公司航班飛往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后,會開啟首爾一地4晚5日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恢復的旅游團行程均“避開”了涉及樂天的產業,以往行程中常去的樂天免稅店等都改成了新羅免稅店。
對于時隔8個月重新迎來中國旅行團,韓國方面非常重視。根據韓聯社報道,32名游客從北京乘韓亞OZ334航班飛抵韓國,12月2日晚9點40分許辦妥邊檢手續,韓方旅行社和退稅店員工身穿韓服贈送鮮花歡迎旅游團入境,中方旅行社帶來寫有“‘破冰韓國’首發團”字樣的橫幅合影留念。航班到達2-3個小時前就有40多名記者在入境大廳蹲點,其中還有日本電視臺NHK記者。
▲12月2日下午,在仁川國際機場入境大廳,時隔8個月訪韓的中國旅行團開啟破冰之旅。(圖片來源:韓聯社)
參加歡迎活動的退稅店人員表示,該店曾每天接待80到100班大巴的中國團隊游客,但“薩德”風波后,不再有旅游大巴送客,店員人數也裁減一半,希望包機游、郵輪游也能重啟,中國赴韓游從此走出低迷。
▲中國游客游覽景福宮(圖片來源:韓聯社)
空空蕩蕩的免稅店,冷清無人的旅游景點,過去8個月中國團體游客赴韓數量遭遇斷崖式下跌,郵輪產品也不選擇韓國碼頭停靠、上岸讓韓國旅游業叫苦不迭。
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國會預算政策處12月3日發布數據推算,由于今年年初以來訪韓中國游客大幅減少,韓國旅游銷售減少7.4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55億元)。
該數據根據各月中國游客人均消費額和同比減少人數而計算。去年中國游客人均支出為2059.5美元,高于外國人平均支出水平的1625美元。今年前9個月,中國游客人數月均減少36.6萬人,共同比減少329.4萬人。
▲“薩德”風波前韓國免稅店內的中國游客(圖片來源:韓聯社)
從各領域來看,購物減少4.93萬億韓元,住宿業減少1.12萬億韓元,餐飲業減少8300億韓元,交通業減少300億韓元。去年,訪韓外國人中訪問首爾和濟州的占98.2%,因此這些地區相關行業受到的打擊較大。
更令韓國擔憂的是,2018年平昌冬奧會還有2個月就要舉行,目前售票的情況并不樂觀。韓聯社的消息稱,截至11月24日,大賽開閉幕式和各種比賽項目門售出55.5萬張,銷售率為52%。
因此為了吸引中國游客,韓國政府宣布,將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即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前后,對在韓國無犯罪記錄并滿足一定條件的中國公民實施15天免簽入境政策。
據新華社報道,韓國法務部表示,免簽對象包括最近5年內辦理過個人簽證并曾正常出入韓國的中國公民、持有20萬韓元(約合1200元人民幣)以上平昌冬奧會門票并通過指定旅行社辦理相關手續的中國游客、持公務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
▲平昌冬奧會場館(圖片來源:韓聯社)
此外,免簽入境政策僅面向通過仁川、金浦、金海、清州、務安、大邱、襄陽7個國際機場入境的中國公民。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在這期間正常出入境后還可辦理有效期5年的多次往返簽證(單次滯留時間為90天)。
韓國法務部還將在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把向團體游輪游客發放的旅游上岸許可擴大到散客范圍,同時在冬奧會期間把進入東海港、束草港的游輪停留許可時間從3天延長到5天。
韓國法務部表示,推出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方便中國游客訪韓、推動平昌冬奧會門票銷售和促進江原道旅游觀光產業發展,同時也希望借此促進韓中兩國人文交流。
每經編輯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青年報、韓聯社、新華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