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07 08:13:39
連續四日凈回籠資金面短期拐點漸近;京津魯等地齊發力,地方混改進入沖刺期;個股閃崩“陰魂不散”背后三大共性需警惕;弱市里抓一副“止跌良藥”,一天4家上市公司宣布終止減持;機構認為細分子行業投資機會豐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證券報
連續四日凈回籠資金面短期拐點漸近
貨幣市場在度過一個平靜的月末之后,迎來更加寬松的月初。6日,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操作,僅等量對沖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單日凈回籠資金2400億元,為連續第四日凈回籠,市場資金面仍不改寬松態勢,短期資金充裕,但跨年資金需求仍旺。市場人士指出,資金面短期無虞,但仍有不確定性,下周不確定性料加大,機構應加強流動性管理,防患于未然。
京津魯等地齊發力 地方混改進入沖刺期
臨近年底,地方國企混改進入沖刺期,京津魯等多地相繼明確混改任務目標。數據顯示,截至6日,滬深兩市超30家地方國企上市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或資產重組而停牌。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表示,國企混改第三批試點名單已經確定,近期有望公布,且其中地方國企數量將超過央企。上海、東北等一些有地方代表性的企業試點意義更大。隨著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公布,將形成上下聯動、南北并進的局面,混改突破的勢頭初步形成,推動混改向縱深發展。
機構認為細分子行業投資機會豐富
以白酒、食品、家電、通信等板塊個股為代表的白馬股,今年以來走出大幅上漲行情,估值和業績雙升,然而近期一些漲幅較大的龍頭個股出現較大幅度回調。展望明年,白馬股的估值與業績仍是市場關注焦點。機構人士指出,2018年,業績依舊是主導A股行情的重要因素。估值方面,部分領域的白馬股如業績達不到預期,可能持續承壓。A股當前以龍頭股為核心的投資邏輯將大概率延續,2018年投資機會需下沉到更加細分的子行業中去尋找。
修訂相關管理辦法:銀監會完善銀行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
銀監會6日發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修訂引入三個量化指標,進一步完善了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相關要求。修訂后的《辦法》于2018年3月1日起生效。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強調: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貫穿于監管理念
4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姜洋在深圳主持召開系統駐深單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會議,會上深圳證監局、深圳專員辦、深圳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學院4家單位的黨委主要負責人匯報和交流了本單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情況。姜洋在各單位黨委主要負責人匯報結束后,向參加會議的4家單位黨委班子成員、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層以上領導干部交流了自己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初步體會。
沈機集團獲10億元注資 *ST沈機綜改扎實推進
12月6日晚,*ST沈機發布公告稱,建設銀行與沈機集團、*ST沈機簽署協議,建行沈陽鐵西支行向沈機集團注資10億元,購買沈機集團持有的*ST沈機29.39%股份即22500萬股的收益權。沈機集團承諾將用全部款項購買*ST沈機非i5業務相關資產,*ST沈機用此款償還存量債務。公司綜改邁出實質性步伐。
上海證券報
兜底式增持再現A股市場
12月6日,科陸電子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兼總裁饒陸華倡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在12月6日至12日期間積極買入公司股票。凡在此期間凈買入股票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且持有期間連續在職的,若股票產生虧損,由饒陸華予以補償;若產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統計顯示,今年6月兜底式增持曾密集涌現,滬深兩市有近30家公司實控人向包括公司員工,甚至供應商和銷售商發出倡議,鼓勵增持股份。
政企合力推動氫能產業駛入“快車道”
中國氫能產業聯盟發起成立、首個國家級氫能領域團體標準發布、加氫加油合建站正式開建、一批氫能項目集體簽約,12月6日,第二屆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國際交流會暨第一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推介會開幕式上“干貨”不斷。繼神華宣布正在全國布局氫能產業之后,中石化也計劃加入這一行列,讓業界感覺氫能發展將加速。
布局明年基金經理看好“脹”出來的機會
進入12月后,A股市場呈現加速調整態勢。機構普遍認為,臨近年底,部分追求絕對收益的資金選擇獲利了結,使得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承壓。多家機構表示,展望明年,通脹預期對權益類資產形成一定利好,或成明年投資主線之一。
交投低迷+高度控盤多家上市公司股價“閃崩”
行情走勢持續分化的A股市場,個股股價“閃崩”案例此起彼伏。相較于早前一些公司因誘發性因素(如業績變臉、限售股解禁等)導致的股價大跌,近期部分個股“閃崩”背后似乎找不到實質性誘因。不過,結合相關個股的股價走勢和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結構,不難發現一條“暗線”,即在市場震蕩、交投低迷的背景下,具有高度控盤特征的個股較易發生“閃崩”事件。
證券時報
加強監管才能更好地釋放金融科技發展空間
如果要給2017年金融業發展態勢篩選重點詞的話,“監管”與“科技”必然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2017年是金融科技風靡之年,更是加強金融風險防范之年。
MSCI系列指數基金大擴容6家公募申報11只產品
自今年6月21日A股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以來,國內公募基金開始加大MSCI指數產品線布局力度。數據顯示,今年已有建信、南方、華安、平安大華、景順長城、創金合信等6家公募上報了11只跟蹤MSCI系列指數基金,加上2015年2月就已經成立的國內首只MSCI指數基金——華夏MSCI中國A股ETF,未來MSCI系列指基將在國內市場迎來大擴容。
336只股票無懼調整逆勢上漲 化工板塊表現突出
昨日早盤滬深兩市各大股指均震蕩走低,并在午后相繼創出本輪回調新低,隨后創業板指展開逆襲之旅,迅速翻紅,極大地聚攏了市場人氣并激活市場熱點:次新股板塊異軍突起,國產芯片板塊迎來漲停潮。最終創業板指以大漲1.46%領跑各大股指,可謂揚眉吐氣。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閃崩“陰魂不散”背后三大共性需警惕
12月6日,個股“閃崩”再度出現在A股市場。早盤濟民制藥低開后就直線跳水封死跌停,此外摩恩電氣也出現“閃崩”。對于“閃崩”的出現,上市公司也只有選擇停牌“自保”,如達華智能就稱擬披露重大事項,6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另一只“閃崩股”融鈺集團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股票也是6日起停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篩查發現,這些“閃崩”股都有三大共性,一是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次是有信托計劃扎堆持股,第三則是股價前期獨立于大盤出現“小碎步”式拉升。
弱市里抓一副“止跌良藥” 一天4家上市公司宣布終止減持
隨著近期市場的持續調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上市公司的減持行為有所收斂。12月1日~6日兩市所披露的減持計劃公告數量明顯要少于11月、10月的同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宣布終止減持計劃的公告數量較之前明顯增多。就在12月6日,兩市有4家公司同時發布了終止減持計劃公告。
成分股幾近全線下挫 恒指大跌618點創今年最大單日跌幅
恒生指數在上個月突破30000點大關,在達到30200點高位后便開始了持續調整,至今已累計回調了5.34%。而前期漲勢凌厲的一些個股回調更為迅速。記者注意到,騰訊控股這一在港股市場具有標桿作用的個股從高位回撤達到了12.86%,但市場對此似乎并不悲觀,逢低吸納的聲音也并不少見。而在12月6日,恒生指數創出了2017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50只恒生指數成分股里僅兩只個股微幅上漲,而汽車股、手機產業鏈個股則領跌藍籌股板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每經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