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8 16:17:41
2017年,過剩產能的陸續出清,帶來了供求關系明顯改善,經濟運行質量得到大幅提高。一方面,優質企業的盈利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有利于具有規模經濟的大企業和機器設備比較先進的高效率企業的持續盈利;另一方面,煤鋼去杠桿成效逐漸顯現
每經編輯 許自然
每經記者 許自然 每經編輯 陳俊杰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
2017年12月22日,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表示,2017年以來,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與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三去一降一補’成效明顯。鋼鐵、煤炭去產能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年任務大頭落地,‘地條鋼’全面取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統計數據顯示,過剩產能的陸續出清,帶來了供求關系明顯改善,經濟運行質量得到大幅提高。
一方面,優質企業的盈利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有利于具有規模經濟的大企業和機器設備比較先進的高效率企業的持續盈利;另一方面,煤鋼去杠桿成效逐漸顯現,2016年中期至2017年末,行業杠桿率持續下降,總體去杠桿卓有成效。
2017年,是去產能攻堅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同時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
從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情況看,2017年以來,到10月份,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已完成。1.4億噸地條鋼產能被徹底取締;落后煤電機組已淘汰關停約240萬千瓦,停緩建煤電產能工作已完成年初目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兩年來,我國共退出鋼鐵產能1.1億噸以上,煤炭產能超過4億噸。
以鋼鐵產業為例,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天津、河北、山西、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廣東、四川等12個省(區、市)和中央企業安排了粗鋼壓減計劃。截至5月底,全國累計壓減粗鋼產能已占當年目標任務的85%左右,全國已有廣東、四川、云南3個省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重點是要淘汰落后產能,尤其是非規范的企業要多壓減。中國的發展仍需要鋼鐵,在這個前提下,主要是去落后的、低水平的、低質量的、沒有競爭力的產能。通過結構調整優化壓減過剩產能,使行業往規范化方向發展。
除壓縮過剩產能外,2017年打擊“地條鋼”也成了去產能的一項重要舉措,截至當年6月底,全國共有27個省份取締了存在的“地條鋼”企業。
2017年5月份,工信部等部門在全國開展了取締“地條鋼”專項督查;7、8月份,相關部門又開展了專項抽查。工信部明確,地方政府是取締“地條鋼”的責任主體,6月30日后,若接到舉報且違法違規行為屬實,將對地方和企業嚴肅問責。
從結果來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共計關停600多家“地條鋼”企業,出清1.4億噸產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的企業數量下降,與2014年初水平相比,冶煉及壓延業企業數量減少約15%,采選業下降接近50%。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轉負,投資增速下行,顯示鋼鐵開采和冶煉去產能力度均加大。
與鋼鐵行業類似,煤炭行業2017年去產能同樣成果喜人。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煤炭1.5億噸去產能目標提前完成,煤礦數量有望減少至7000處。
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的煤炭行業供求平衡指數,2016年下半年開始供求平衡指數由-20%以下到圍繞0值上下波動,顯示出煤炭供求關系由大幅度產能過剩狀態轉變為供求平衡狀態,煤炭去產能效果明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過剩產能出清,使得經濟運行質量大幅提高。2017年以來,煤價、鋼價持續回升,企業效益持續好轉。
以鋼鐵行業為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7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450.8億元,同比增長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增長1.6倍。
一些長期虧損的鋼鐵企業也因此實現了扭虧為盈。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至9月份,中鋼協會員企業銷售利潤率為4.18%,企業效益持續好轉。
另一方面,鋼鐵、煤炭行業去杠桿效果初現,資產負債率有效降低。
中信證券統計數據顯示,礦采選業和冶煉加工業的行業資產負債率整體呈下降態勢。2017年10月,兩個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31%和65.04%,較2016年的階段性峰值分別下降了2.96和2.95個百分點,顯示去杠桿效果逐步體現。
此外,2016年4月煤炭行業資產負債率開始由歷史最高值70.23%逐步回落,2017年第三季度降至68%左右,而同時期焦煤焦炭市場價格大體處于上升區間,產品價格上升與新增產能下降疊加因素說明煤炭企業去產能兼去杠桿是引領這一時期行業資產負債率下行的主要因素。
中信證券認為,煤鋼企業盈利能力的不斷提高和杠桿率的持續降低,將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從整體上降低信用違約風險。由于去杠桿、去產能在關鍵行業已經成效顯著,在經濟結構處于優化的過程中,企業經營效率、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將會提升,經濟基本面將逐漸改善。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鋼鐵行業資產負債率于2015年超過70%,2016年和2017年資產負債率雖有所下降,但仍處于較高的水平。此外,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流動速度比也處在歷史上較差水平,產業負擔重仍是擺在相當一部分鋼鐵企業面前的重要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