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8 23:57:1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盧祥勇
每經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盧祥勇
2017年是房地產市場“轉折”的一年。在房企規模化賽跑過程中,土地的重要性為也房企所重視。
克而瑞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十強房企的拿地貨值 5.7 萬億元,已超過TOP11~100房企的總和,行業“馬太效應”愈加凸顯。
2017年以來,全國的土地供給總量顯著增長。華創證券的報告顯示,4月以來的住宅用地供給累計同比增長36.8%。其中,一線城市住宅用地供應面積,從年初至今累計同比增幅達64%。二線城市則延續低位波動勢態,年初至今累計同比和去年基本持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的情況下,為了抑制市場的上漲,開啟了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
土地供應增速的高位從成交端也可見一斑。中指院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共成交14.7億平方米,同比增12.5%。
與此并行的是多座城市土地出讓金創下新高。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1月,全國50大城市土地出讓金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37.3%,刷新歷史同期記錄。其中有18個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漲幅超100%。
今年以來,龍頭房企提出了“規模”、“效益”共存的發展模式,多家房企也提出了千億的進階之路,因此今年房企在拿地方面表現積極。
中指院的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碧桂園以2260億元的拿地金額位居榜首,萬科以1634億元穩居第二位,保利以1282億元穩居第三位,三家房企的拿地金額均超千億元。TOP10企業1~11月拿地總金額高達10760億元,占TOP50企業的50.9%。
從拿地面積的角度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5日,64家房地產企業拿地總面積為1.3億平方米。其中,碧桂園、恒大和萬科均拿地超過1000萬平方米,拿地面積排名前15的房地產企業占全部拿地總面積的76.58%。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今年龍頭房企積極補倉的原因是由于大部分房企銷售快速增長且土地市場價格相對合理。他同時預測,未來公開市場將會是以主要龍頭房企和區域龍頭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