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世界工廠”的另一項強大能力,中國將靠Ta繼續改變世界!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1 14:17:14

隨著中國科技和經濟實力增長,人們的消費水平升級,中國經濟早已不只是依靠出口小作坊換血汗錢的低級模式了。現在,中國也開始在全世界買買買,進口額度正在逐步追趕出口。彭博社的數據指出,以美元計價,中國已經連續半年進口的增長超過出口。

每經編輯 鄭直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世界工廠”都是中國經濟最顯眼的標簽。那時候中國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以廉價勞動力和低成本優勢贏取貿易順差,還有各種類似“1億件襯衫換1架波音飛機”的段子流傳開來。

不過隨著中國科技和經濟實力增長,人們的消費水平升級,中國經濟早已不只是依靠出口小作坊換血汗錢的低級模式了。現在,中國也開始在全世界買買買,進口額度正在逐步追趕出口。

▲藍線代表進口增幅,白線代表出口增幅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彭博社的數據指出,以美元計價,中國已經連續半年進口的增長超過出口。2017年11月,中國進口額增加了17.7%,出口增長12.3%。彭博社文章感嘆道,“中國的出口依然堅挺,而進口的快速增長顯示了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報道,在國際貿易中,中國與40多個國家存在貿易逆差,其中對韓國、巴西、俄羅斯等國的貿易都以進口為主,甚至歐盟整體對中國也實現了貿易順差。而中國之所以現在仍然成為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主要還是美國這一個國家的“貢獻”。

外媒:中國消費者“統治”全球市場

12月28日,彭博社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中國消費者如今已經統治了世界》。

文章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從過去的“世界工廠”變成“全球超市”,現在中國人是以自己的購買力,繼續撐起全球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的頂梁柱。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消費性質出現了改變,即消費不再圍繞著生活必需品。不斷增加的可支配性收入流向了電影院、旅游和保健產品。投資者忽視了這一巨大轉變將帶來很大風險。

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者終端消費占GDP的比重達63.4%。家庭消費出現迅猛增長,增至4.5萬億美元。零售銷售以年均10%的增長率穩步上升。

▲紫色柱代表中國“雙11”銷售額,灰色柱代表美國假日期間的網絡銷售額

2017年“雙11”購物節的銷售額達到250億美元,令人印象深刻,幾乎是美國“黑色星期五”網絡購物狂歡節銷售額的一倍。美國“黑色星期五”網絡購物狂歡節的銷售額為140億美元。

報道稱,一些細節很說明問題。中國消費者已越來越成熟,而且越來越富裕,其購買的產品也在不斷升級。

首先,他們已從購買生活必需品轉向購買精品。衣服和主食的消費份額正在不斷下降。

其二,低端的大眾商品正在逐步退出市場,而高端的品牌產品正在涌入。

其三,消費者將減少對有形商品的支出,而增加旅游和服務方面的支出,其中包括醫療保健、教育、娛樂、財務規劃和旅游。

中國人出境游的次數不斷增多,這不僅使其周邊的很多亞洲國家受益,而且還使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和歐盟等受益。

▲中國家庭部門消費逐年增加

目前,中國采用互聯網和手機新技術的速度已遠遠超過一些發達國家。消費者更重視價格比較和閱讀來自社交媒體的評論和推薦。

報道認為,由于中國的擴張越來越依賴消費,其增長將越來越受到內在驅動。對高端產品和服務的進口將擴大。這一市場將對跨國公司和投資者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世界工廠變身全球大超市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8月21日報道稱,美國一直抱怨著對華貿易中存在的龐大赤字,這很容易令人覺得中國對其他國家也是如此,賣得多,買得少。殊不知情況遠非如此。

中國其實與40多個國家的貿易其實是處于逆差狀態,高居首位的是韓國。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超過7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52億元)!瑞士和澳大利亞也分別擁有275億美元和230億美元的對華順差,德國則位列第8。

▲中國進口額增長迅速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從世界銀行的數據中不難發現,中國對進口韓國、馬來西亞和德國的設備及電子產品極感興趣。在中韓、中馬的貿易結構中,北京所購以半導體為主,它們被安裝于中國工廠組裝的各類電子產品當中。

在中國經濟所需的燃料、礦產和其他原料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進口。澳大利亞便是中國的主要資源供應商之一,因而坐擁龐大的對華貿易順差。中國經濟運行若出現問題,也會對上述國家產生不利影響。

報道稱,中國是澳大利亞和蒙古國鐵礦石、煤的主要購買國,中國所進口的石油來自安哥拉、阿曼、伊朗和委內瑞拉,天然氣由土庫曼斯坦供應。它們同樣屬于對華貿易順差國。中國主要從智利購買銅礦及糧食,瑞士對華出口則以藥物、化工產品、精密儀器及腕表為主。

巴西的對華貿易順差達到208億美元。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就高達3800萬噸。

俄羅斯也在對華貿易順差國的名單當中,但未能進入前15名之列。原料仍在俄對華出口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整體來說,歐盟的對華貿易也是順差。

報道稱,中國更像一臺恨不得將全球商品納入囊中的龐大吸塵器。如今的中國已不再是以往那個勞動力最廉價的國家,中國正處于朝發達國家轉型的進程當中,直逼美國。從某些角度來說,中國的市場更值得全世界期許,這大概才算是最重要的新聞。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7年發表的文章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GDP預計增長30%以上,與之伴隨的是中國外需的擴大。中國將為全世界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商品市場,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每經編輯 鄭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世界工廠”都是中國經濟最顯眼的標簽。那時候中國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以廉價勞動力和低成本優勢贏取貿易順差,還有各種類似“1億件襯衫換1架波音飛機”的段子流傳開來。 不過隨著中國科技和經濟實力增長,人們的消費水平升級,中國經濟早已不只是依靠出口小作坊換血汗錢的低級模式了。現在,中國也開始在全世界買買買,進口額度正在逐步追趕出口。 ▲藍線代表進口增幅,白線代表出口增幅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彭博社的數據指出,以美元計價,中國已經連續半年進口的增長超過出口。2017年11月,中國進口額增加了17.7%,出口增長12.3%。彭博社文章感嘆道,“中國的出口依然堅挺,而進口的快速增長顯示了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報道,在國際貿易中,中國與40多個國家存在貿易逆差,其中對韓國、巴西、俄羅斯等國的貿易都以進口為主,甚至歐盟整體對中國也實現了貿易順差。而中國之所以現在仍然成為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主要還是美國這一個國家的“貢獻”。 外媒:中國消費者“統治”全球市場 12月28日,彭博社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中國消費者如今已經統治了世界》。 文章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從過去的“世界工廠”變成“全球超市”,現在中國人是以自己的購買力,繼續撐起全球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的頂梁柱。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消費性質出現了改變,即消費不再圍繞著生活必需品。不斷增加的可支配性收入流向了電影院、旅游和保健產品。投資者忽視了這一巨大轉變將帶來很大風險。 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者終端消費占GDP的比重達63.4%。家庭消費出現迅猛增長,增至4.5萬億美元。零售銷售以年均10%的增長率穩步上升。 ▲紫色柱代表中國“雙11”銷售額,灰色柱代表美國假日期間的網絡銷售額 2017年“雙11”購物節的銷售額達到250億美元,令人印象深刻,幾乎是美國“黑色星期五”網絡購物狂歡節銷售額的一倍。美國“黑色星期五”網絡購物狂歡節的銷售額為140億美元。 報道稱,一些細節很說明問題。中國消費者已越來越成熟,而且越來越富裕,其購買的產品也在不斷升級。 首先,他們已從購買生活必需品轉向購買精品。衣服和主食的消費份額正在不斷下降。 其二,低端的大眾商品正在逐步退出市場,而高端的品牌產品正在涌入。 其三,消費者將減少對有形商品的支出,而增加旅游和服務方面的支出,其中包括醫療保健、教育、娛樂、財務規劃和旅游。 中國人出境游的次數不斷增多,這不僅使其周邊的很多亞洲國家受益,而且還使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和歐盟等受益。 ▲中國家庭部門消費逐年增加 目前,中國采用互聯網和手機新技術的速度已遠遠超過一些發達國家。消費者更重視價格比較和閱讀來自社交媒體的評論和推薦。 報道認為,由于中國的擴張越來越依賴消費,其增長將越來越受到內在驅動。對高端產品和服務的進口將擴大。這一市場將對跨國公司和投資者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世界工廠變身全球大超市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8月21日報道稱,美國一直抱怨著對華貿易中存在的龐大赤字,這很容易令人覺得中國對其他國家也是如此,賣得多,買得少。殊不知情況遠非如此。 中國其實與40多個國家的貿易其實是處于逆差狀態,高居首位的是韓國。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超過7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52億元)!瑞士和澳大利亞也分別擁有275億美元和230億美元的對華順差,德國則位列第8。 ▲中國進口額增長迅速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從世界銀行的數據中不難發現,中國對進口韓國、馬來西亞和德國的設備及電子產品極感興趣。在中韓、中馬的貿易結構中,北京所購以半導體為主,它們被安裝于中國工廠組裝的各類電子產品當中。 在中國經濟所需的燃料、礦產和其他原料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進口。澳大利亞便是中國的主要資源供應商之一,因而坐擁龐大的對華貿易順差。中國經濟運行若出現問題,也會對上述國家產生不利影響。 報道稱,中國是澳大利亞和蒙古國鐵礦石、煤的主要購買國,中國所進口的石油來自安哥拉、阿曼、伊朗和委內瑞拉,天然氣由土庫曼斯坦供應。它們同樣屬于對華貿易順差國。中國主要從智利購買銅礦及糧食,瑞士對華出口則以藥物、化工產品、精密儀器及腕表為主。 巴西的對華貿易順差達到208億美元。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就高達3800萬噸。 俄羅斯也在對華貿易順差國的名單當中,但未能進入前15名之列。原料仍在俄對華出口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整體來說,歐盟的對華貿易也是順差。 報道稱,中國更像一臺恨不得將全球商品納入囊中的龐大吸塵器。如今的中國已不再是以往那個勞動力最廉價的國家,中國正處于朝發達國家轉型的進程當中,直逼美國。從某些角度來說,中國的市場更值得全世界期許,這大概才算是最重要的新聞。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7年發表的文章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GDP預計增長30%以上,與之伴隨的是中國外需的擴大。中國將為全世界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商品市場,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每經編輯鄭直
世界工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