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 2018-01-08 10:07:37
菜鳥驛站由于難以標準化、分布不均勻等因素,“最后一公里”仍是困擾消費者取件難的問題。
為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快遞公司、第三方平臺紛紛瞄準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市場。近年來,菜鳥驛站、智能快遞柜逐漸發展起來,旨在解決最后一公里派件難題,但由于驛站難以標準化、分布不均勻等因素,“最后一公里”仍是困擾消費者取件難的問題。
記者探訪:
開關門時間不規律,市民取件難
據記者了解,菜鳥驛站主要分布在中大型小區,由各超市自行加盟、經營管理,在沒有智能快遞柜的情況下,較小的小區一般則由物業代收及傳達室代收。近日,成都商報記者接市民反映:由于菜鳥驛站開關門時間不規律,導致取件難。
接到市民反映后,成都商報記者連續幾日走訪了市區內外多個小區。1月4日晚上19:30左右,記者來到了龍華二期小區的菜鳥驛站,記者到達時,該驛站已經關門,“小區的驛站關門早,開門晚。” 前來取快件的李小姐抱怨道,“對于上班族而言,只有周末才取得到快件。”
接著,記者來到龍城一號小區,在到達時該小區的驛站也同樣關門了,記者就門上公開的電話聯系到該驛站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我們最近19點就關門了,如果有人取件最多等待10分鐘。”當記者詢問是否有其他取件方式時,該負責人表示,白天可以送貨上門,但送貨上門的價格在10元~15元,據記者實地走訪,該驛站位于該小區中心位置,到每一棟的距離均在一公里以內。
另外,1月5日早上10點左右,記者來到南城都匯小區的菜鳥驛站,該驛站在10點還未開門,門上留言表示,入冬后早上開門時間調至11點,記者11:30再次到該驛站時,卻仍未見其開門。
業內人士:
末端配送基礎設施跟不上
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最后一公里”問題難解決,主要在于驛站、智能快遞柜分布不均、缺乏標準化管理,同時,快遞件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快遞員收入低也是末端問題的原因之一。
百世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受大環境影響,包括交通、運輸工具等限制,配送時間成本增加,部分末端投遞目前仍是快遞員傳統派件模式,未能廣泛應用和整合身邊末端資源,培養優秀的快遞員較為困難,快遞員流動性大,也是當前末端配送問題所在。
快遞業內人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目前國內快遞單價已達到相對的低點,快遞處于微利狀態,在件量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快遞員壓力倍增,其薪資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快遞車輛也缺乏合理的管理與規劃,同時,末端配送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需求發展,也是最后一公里存在問題的原因。
西南財經大學物流系主任梁志杰稱,因地制宜,多種資源結合利用是較好的解決辦法。順豐在回應記者采訪時表示,接下來將通過與第三方進行技術合作,利用大數據等根據消費者個人習慣進行個性化服務,2017年12月,蔚來汽車與順豐達成戰略合作,為用戶提供“快遞到車”服務,即讓車的后備箱成為你的新“快遞地址”。百世快遞也表示,目前已開始整合豐巢、速遞易、富友收件寶等主流快遞柜資源,另外將因地制宜的利用社區、校園等第三方代理點,同時也將有效使用第三方派送資源。
成都商報記者 費成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