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8 22:46:47
*ST重鋼重整完成后,股價連日出現“一字”漲停。近日,*ST重鋼新管理班子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直言,參與*ST重鋼重整的背后,有著四點考量。
每經編輯 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趙橋
資本市場沒有救世主,這已經被大多數參與者共同信奉。近日,*ST重鋼(601005,SH;01053,HK)新管理班子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直言,參與*ST重鋼重整的背后,有著四點考量。
不過,擺在新管理層面前的也是一個虧損兩年,直面“保殼”壓力的*ST重鋼。而據《重整計劃》所披露的2018年產品產能計劃,按照2016年價格體系和2016年~2017年上半年的價格體系測算,預計稅后利潤分別為4.9億元和10.3億元。
*ST重鋼總經理李永祥表示,《重整計劃》中披露的“近期止血、中期造血、遠期升級”路徑會分階段實施,具體而言會進行產品結構、工藝等方面的調整,比如由目前的“高爐工藝”升級至“電爐工藝”。
有分析則認為,盡管電爐工藝煉鋼是未來的趨勢,但同時也面臨成本競爭力和政策支撐力不足等挑戰。
僅半年時間就完成重整,*ST重鋼的快速重生頗令市場關注。不過令市場好奇的是,在此次重整中頗為關鍵的四源合基金為何選擇出手?
工商檔案顯示,四源合基金在長壽鋼鐵的持股比例為75%,認繳注冊資本金為30億元;重慶戰新基金的認繳金額為10億元,持股比例為25%。
據*ST重鋼披露,四源合基金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美國WL羅斯公司、中美綠色基金、招商局金融集團共同組建的中國第一支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基金投資總規模800億元,基金普通合伙人為四源合股權投資公司,該公司由華寶投資有限公司(系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WL ROSS & Co。 LLC、中美綠色東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資設立,四家股東出資總額為10億元,持股比例分別為25%、26%、25%和24%。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重慶長壽區的*ST重鋼,談及長壽鋼鐵背后的“寶武”色彩,*ST重鋼總經理李永祥和董秘虞紅均表示,四源合基金并非寶武控制,寶武在這中間只是一個參與者。
李永祥和虞紅均有寶鋼背景。披露信息顯示,李永祥曾出任寶鋼股份副總經理、以及寶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虞紅亦在寶鋼股份任職多年。
“雖然重鋼這么多年一直在虧損(扣除補貼),但它還是有不少優勢值得肯定。”李永祥表示,四源合基金在2017年8月開始與重鋼接觸,2017年9月啟動盡調,最終確定出手重整則主要基于重鋼的四個優勢。
這四個優勢分別為:一是比較好的基礎,特別是川渝地區區域市場基礎,鋼鐵作為基礎產業的主要需求,未來的市場空間有一定保障;二是與其他內陸省市相比,重慶擁有水路,物流優勢明顯,能降成本;三是重鋼是百年鋼鐵企業,在生產管理上有較深的積淀;四是員工整體素質較高。
而據《重整計劃》,新管理層已為*ST重鋼制定了“近期止血、中期造血、遠期升級”的路徑,2018年預計將形成粗鋼575萬噸/年的產能,鋼材產量510萬噸/年,銷售鋼坯47萬噸/年的格局。
“由產業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對一家規模企業進行重整,重鋼屬于先例,重鋼要實現良性循環,還需要進行多方面調整。”李永祥表示。
虞紅介紹稱,*ST重鋼一直存在“區域需求、品種錯配、流程錯配”的問題。“過去,公司的產品結構主要以板材為主,而板材的用途主要為造船業等工業,這類產業布局往往在沿海,物流半徑較大,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重慶以及周邊區域并不出產鐵礦石,將鐵礦石等運至重慶再使用焦煤煉鋼,相對沿海區域的成本每噸要高出200元左右。”
事實上,*ST重鋼歷年年報也顯示,2011年至2015年(2016年主要為來料加工),其板材產品所增加的收入分別為負17億元、負20.27億元、負12.9億元、負21.56億元和負6.06億元,為業績的主要拖累板塊。
“我們會逐步將重鋼的產品結構調整為以建材等為主,川渝地區作為鋼材凈輸入地區,主要產品需求在建材領域,需求空間在3000萬噸左右,重鋼應該抓住這一塊市場。”李永祥說。
引人關注的是,對于調整產品結構,*ST重鋼早在2015年就已經啟動,比如與韓國浦項合資的針對汽摩用鋼市場的冷軋板和鍍鋅項目,以及針對建筑用鋼市場的鋼結構公司,但均未濺起太多水花。
除了產品結構調整,李永祥表示今后*ST重鋼還將調整工藝流程,將一部分長流程工藝改為短流程工藝,即“高爐”換“電爐”。
據了解,電爐煉鋼所需原料為廢鋼,其具有工序短、投資省、建設快、節能減排效果突出等優勢。“相比高爐來說,電爐可以隨時關停,轉換成本較低。”李永祥說,目前世界電爐鋼產量比例在25%左右,美國則高達62%以上,我國僅不到7%,增長空間較大。
而電爐煉鋼另一個必要條件在于廢鋼的市場保有量。據海關統計數據,去年4月我國廢鋼出口量首次“破萬”達1.54萬噸。虞紅認為,隨著經濟發展等,廢鋼的量已能得到一定保障。
不過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則表示,目前電爐煉鋼的成本整體高于轉爐煉鋼,再加上廢鋼資源并未形成規?;幕厥真湥约拔覈I電價偏高,這都令企業對轉“電爐”形成了掣肘。“就其他國家的經驗來說,提高電爐鋼的比例也離不開政策支撐,但我國盡管對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日益重視,但實質性支持還需要提升。”
李永祥表示,調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根據市場環境等逐步推開,今年是恢復產能,實現“滿產、滿銷、低成本、高效率”的經營目標,全年計劃是600萬噸鋼產量。
新聞鏈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