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資管新規下的第三方財富機構(上):打破剛兌、傭金紅利消失,行業加速優勝劣汰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30 21:19:25

每經編輯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2017年底,監管機構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引發了業界對資產配置的廣泛熱議。

彼時,關注焦點都集中在資管新規對銀行、券商、私募和公募基金的影響,而有一個絲毫不亞于前述機構,甚至有可能直接引發行業洗牌的專業領域卻被忽視掉了——這個領域,就是第三方財富管理。

2008年,國內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興起,到2018年恰好已有十年歷史。十年間,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依靠剛兌的信托產品,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到2014年已經形成了幾家年度銷售規模千億級別的機構、十余家年度銷售百億級別的機構。深入這些機構的產品結構會發現,相當多都是來自于信托公司。

隨著近年來監管政策頻出,以信托為代表的剛兌產品,生存空間受到極大擠壓,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也隨之進行了多輪調整。2018開年旋即刮起的“監管風暴”,更是將未來如何配置資產的問題擺在了各家機構面前。它們到底將何去何從?

“史上最嚴”資管新規,機遇還是挑戰?

當前,資管新規的征求意見期已經結束,銀行、保險、信托等機構都在等待細則落地。不過事實上,受監管“去通道”、“限錯配”等要求的影響,理財投資非標債權余額已經開始下降,各類機構內部也發生著或明顯或微妙的變化。

對于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來說,不同規模的機構反應也截然不同。

諾亞財富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章嘉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資管新規對我們來說是利好的”。

“監管這次的新規非常明確,它遏制了資管規模的無序擴張,穿透監管下影子銀行無處遁形。短期或許會令行業有所壓力,但長遠來看,卻更有利于資源配置到更有效的領域、推動經濟更健康發展。這個方向明確之后,我們的投資人也更有信心了。”

恒天財富總裁崔同躍也告訴記者,截至2016年,我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的資金總量已經達到102萬億元,占據了金融市場的半壁江山。在資管行業高速發展的10年當中,大大小小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也隨之增長,但在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中,這些機構在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品種的同時,也暴露了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新規重要的一條在于,統一監管。監管的統一,有助于讓監管者及時完整地掌握大資管行業的全貌,從而及早發現風險、及早處置,增強市場的穩定性;也有助于形成資產管理機構之間良性競爭的環境,讓資產管理者更多依靠管理能力勝出,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要靠比拼‘膽大’。所以,新規的出臺是適時而必要的,是我國金融行業形成統一、整體、貫通監管的一個實質性進展,從中也不難讀出決策層通過監管改革,來促進資管行業健康發展的意圖。”

他同時指出,新規的一些標準如打破剛兌、轉型為凈值型產品等,必然會增加機構成本,使得產品收益、對投資者吸引力下降。這也就意味著,短期內,資管行業規模會有所萎縮,這也為資管行業帶來了較為嚴峻的挑戰。

相比之下,大量規模偏小、地域性強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對于“挑戰”的感受似乎更為深刻。一位不愿具名的滬上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負責人坦言,其所在公司就是銷售信托產品起家,當前的主要產品也是以類固收產品等為主。

“信托銷售的毛利率確實較高,行業通行的做法是,渠道方可以拿到募集資金量1%~2%的傭金。一般信托的起賣點是100萬元,主流客戶都是300萬元以上,所以賣一單的傭金收入就在1萬~6萬元,且很穩當。現在剛兌和資金池都不讓搞了,其實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畢竟新業務也不是說開展就能開展起來的,需要人員、團隊、經驗、資金等各方面的準備。”

據記者了解,面臨類似窘境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也不在少數。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募集規模小,很多募資總規模甚至只有十幾億元;

地域性強,很多都是因與地方商業銀行、信托或保險等機構關系密切而成立運行;

業務模式和產品結構單一,只做目標收益率和期限固定的單純融資性產品,相關人員也是圍繞銷售業務進行配備。

和大型機構的游刃有余相比,這類公司的局促相當明顯。但是不是所有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都要走上同樣的發展道路?

答案是否定的。

積極開拓新業務,涅槃重生或是一地雞毛?

正如章嘉玉所言,監管提出“打破剛兌”的要求并不是2017年才開始,而是持續多年傳遞出這類信號。對于觸覺敏銳的大型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來說,也早就開始了新業務的布局。

以諾亞財富為例,其在2008年底、2009年初便開始涉足股權投資,彼時的市場鮮有第三方機構參與一級市場業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諾亞財富股權投資的規模達到了813億元。章嘉玉介紹,目前股權投資的規模約占諾亞財富資產管理總規模30%~40%。

與之類似的還有恒天財富。崔同躍表示,該公司自2014年底開始逐步布局股權投資策略,2017年底,所管理的股權產品合計規模145億元,涉及44家機構。

對于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而言,股權投資無疑是重要的轉型方向之一,大型機構近年來紛紛建立相關業務部門、投身PE/VC產品的大潮中。不過與此同時,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本身要參與一級市場的投資,仍然不是件輕松事。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新春就告訴記者,股權投資業務和債權融資業務具有本質上的差異性,由于股權投資周期更長、不確定性更大,更適合PE/VC等機構,藉由勝率和潛在高回報以覆蓋資金成本。“這對以銷售起家的第三方機構而言,難度很大,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積累。”

其次,二級市場近年來也受大型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重視,其中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公募基金,甚至占到了部分機構總規模10%~20%的比重。

另外,延續類固收產品優勢、拓展房地產運營業務、創新不良資產處置產品等,都成為大型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業務轉型的方向。

對此,崔同躍感慨道,統一監管機制下,將使得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投資職能明確細分、各司其職,也將回歸金融產品的投資本質。各類金融機構明確自身優劣及特色,提供差異化產品及服務,也必將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穩步前行。

章嘉玉也表示,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格局會出現明顯的優勝劣汰,部分機構甚至可能會遇到成立以來最大的難關。

“財富管理的銷售模式不會再像過去是以保本為訴求的固定收益產品,一定會多元化,也會出現分化。如果都是銷售所謂保本保息的產品,或者做資金池、賣信托,這類機構在這輪浪潮中要么就改變戰略,要么就會被淘汰。而剩下的會有大型財富管理機構,也會有精品型的財富管理機構,作為整個資產管理板塊的補充。”她總結道。

溫馨提示:明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將帶來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跟進報道,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明日推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信托 資管新規 諾亞財富 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