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三板公司募資事件(上)丨員工認購被套、投資者股權被轉讓,新三板公司裕源大通募資"鬧劇"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25 20:45:52

每經編輯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江月

戊戌狗年已到來,來自海南的陳先生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2年半之前,他彼時供職的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北京裕源大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源大通")以"為了使公司員工充分享受到公司上市后的資本收益"為名,號召內部員工認購了兩家合伙企業的出資份額,而這兩家企業的資金投向自然是裕源大通自己。沒想到為期兩年的投資期限結束之后,認購的這筆錢卻沒了下文。

"執行事務合伙人從來沒跟我們聯系過,找裕源大通就給投資者兩條路:第一展期,但是沒有任何書面文件;第二申請退錢,但須排隊,等公司有錢了再退給你。這不等于沒解決問題嗎?"

更令人稱奇的是,不僅公司內部員工認購被套,外部投資者也無法"幸免"。2017年中,裕源大通發布了2016年年報,作為第二大發起人股東的霍爾果斯市鴻基投資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鴻基投資")卻因為持有的股份被擅自轉讓而掉出了前十大股東之列。對此,鴻基投資的多位有限合伙人都曾公開表示并不知情。

那么,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開了深度調查,試圖還原事件真相。

預期收益高于100%的內部員工“福利”

2015年4月15日,這天星期三。這一天中午,裕源大通的全體員工收到了來自公司的一封郵件,內容如下:"各位同事,公司已于近日正式啟動新三板上市工作,預計年內完成掛牌。為了使公司員工充分享受到公司上市后的資本收益,經管理層研究決定,設立中恒昆泰基金。員工可以通過認購基金,未來享受資本市場的增值收益。"

郵件還表示,該公司將組織基金認購專場說明會,列出了具體排期,并在末尾呼吁員工稱"歡迎大家積極參加,踴躍認購"。

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裕源大通的前身名為"北京漢銘通信有限公司",隸屬于北京漢銘集團。2004年11月,漢銘成功登陸新加坡主板市場,而裕源大通則是漢銘集團把旗下無線業務剝離出來所成立的公司之一,準備在國內上市。發行基金時正值裕源大通的經營上升期,公司的大力宣傳與號召,使得包括陳先生在內的多位裕源大通員工都產生了參與投資的念頭,并且最終付諸實踐。

在陳先生提供的認購確認書上記者看到,該產品名稱為"霍爾果斯市鴻源創盈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鴻源投資")",類型是私募收益類、封閉型,資金投向為"投資裕源大通股權,用于公司項目建設及生產經營"。產品投資期限為18+6個月,其中18個月為投資期,6個月為退出期。總額度1500萬元,收益實現方式包括:定期股權分紅,新三板掛牌后轉讓及向第三方整體轉讓股權。

有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鴻源投資之外,內部員工參與認購的還有霍爾果斯市鴻福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鴻福投資"),"當時是說一家里面不能人太多,就分成了兩家,相當于員工持股平臺。"

吊詭的是,在該基金的預售收益比率一欄,上述認購確認書顯示的是"≥100%"。記者見過的資產管理合同也不在少數,不過這么明確地將預期收益率寫出來的著實罕見。

多位裕源大通前員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期收益率確實是吸引其購買該基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也有投資人坦言,正是這個大于等于100%的預期收益讓自己產生了警覺。該投資者同時表示,雖然公司傳遞的信息是發行原始股讓全體員工認購,但"不是直接從裕源大通手上買的,我當時看著覺得不太妙,所以就買得比較少"。

而在退出方面,我們看到主合同和補充協議對股權回購有如下規定:投資者若從裕源大通離職,若該公司還未掛牌新三板且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滿一年,則由基金管理人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息率負責回購;若裕源大通已經成功掛牌,則由基金管理人以裕源大通在新三板的市場價的40%負責回購且收益率不能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息率;投資者投資期限滿18個月之后,若裕源大通還未掛牌新三板,則由基金管理人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息率負責回購投資者所持基金份額。

事實上,后來也確實有投資者因為離職而成功退出的情況。言及這段經歷,該投資者表示自己"算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基金里當時還有余額"。不過對于正常持有到期的投資者,相關表述就比較模糊了,只是籠統地稱"合伙企業退出期內由執行事務合伙人自行決定退出時間和退出方式"、"可在收回投資后解散清算"等等,也為此后的糾紛埋下了伏筆。

在第一次郵件號召員工認購基金之后,裕源大通又分別于2015年4月17日、4月23日、4月25日發布了延遲基金認購時間以及額外增加股數的郵件通知,同時還表示"為獎勵在公司長期服務的員工對公司的貢獻,經管理層研究決定:對司齡滿5年(含)以上的員工給予A類投資人待遇",而A類投資人認購數量在5000股及以下的為5.2元/股,在2萬股及以下的為6.5元/股。認購優惠加上多位高管帶頭認購,使得員工也紛紛參與投資。不過他們沒有想到,一項打著"內部福利"名號進行的募資,最后竟然無法兌現。

“消失”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按照補充協議約定,該基金的管理人為中恒昆泰(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恒昆泰")。根據可查的工商信息,中恒昆泰此前的法定代表人為陳雷,也是鴻源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不過2016年7月,中恒昆泰的法定代表人已經變更為劉浪。

認購確認書約定,中恒昆泰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代表合伙企業對外開展經營活動,負責合伙企業經營管理和日常事務管理。而合伙企業即鴻源投資應在每個財務年度結束后三個月內,向各合伙人提供年度財務報告,并且至少每年向各合伙人書面報告一次合伙企業的投資經營情況。

不過,多位裕源大通前員工向記者證實,他們作為投資者從未收到過鴻源投資或中恒昆泰出具的財務報告,"合伙人大會"等就更不用說了,"從來沒有開過,也沒有組建過這個組織"。

2016年4月,裕源大通在新三板掛牌,陳先生滿心歡喜以為自己拿到了原始股。不過等基金臨近到期,他想要找中恒昆泰咨詢退出事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完全無法聯系上這家公司。

陳先生稱,之前郵件里給過一個基金經理的聯系方式,"可是我們給他打電話都不接。工商信息上查到的座機號碼沒有人接,只好再回來找裕源大通,但對方也不提解決方案。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更有一位已經離職的投資者表示,自己從最初接到郵件通知到完成銀行轉賬,都沒有和中恒昆泰有任何往來。"轉完賬之后聯系的也是裕源大通的人,至于現在這個錢的去向又讓我們去找基金公司,這就不大合理了。"

為了求證,記者也在年前、年后等多個不同時段多次撥打了這位付姓基金經理,以及公開信息所能查到的中恒昆泰、鴻源投資電話。截至發稿,我們仍然沒有得到回復。

盡管如此,記者還是通過公開信息找到了相關公司的蛛絲馬跡(詳見表格)。通過工商信息可以看到,上述五家"鴻"字輩的股權投資合伙企業都成立于2015年6月,其中兩家的法人就是中恒昆泰。另外,雖然包括鴻源投資在內的其他三家合伙企業雖然沒有直接公布法人,但記者拿到的兩份協議都顯示,中恒昆泰就是其執行事務合伙人。這五家公司對外投資的對象都是裕源大通或者與其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公司。

(數據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師告訴記者,根據北京裕源大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鴻源創盈投入裕源大通的資金并非當初籌集的規模:"2015年報顯示為69.0081萬,2016年報顯示為9.0081萬,由此可知鴻源創盈大部分資金去向不明,執行事務合伙人中恒昆泰應當承擔民事賠償或返還責任。另外,鴻源創盈向裕源大通投資額度有變化,減少部分投資是否返還到鴻源創盈賬戶,如未返還,裕源大通應當承擔返還責任。"

有接近裕源大通主辦券商中信建投證券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中信建投工作人員此前也想與中恒昆泰取得溝通,但后者"出了個律師,說不知情、不知道、無法回答,直接就把他們堵住了"。

看來,找不到執行事務合伙人的不只是投資者。

股份被轉讓卻蒙在鼓里的第二大股東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僅是內部員工投資自家公司被套,連外部投資者也無法幸免于難。

投資者為記者提供了另一份《北京匯富創盈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工商變更合同書》,與上面提到的鴻源投資合同幾乎一致,只不過募資對象變成了外部投資者。多位投資人透露,2015年4月20日前后,外部投資者籌資超過6000萬元入伙匯富創盈。之后經過一系列的股權和債權轉受讓,最終這些投資者成為鴻基投資的有限合伙人。

裕源大通掛牌時,鴻基投資作為第二大發起人股東的持股數量為564.8454萬股,持股比例為7.91%;一年之后裕源大通公布2016年報,鴻基投資卻莫名掉出了普通股前十大股東之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投資者表示直到年報發布前都不知曉鴻基投資對外轉讓所持裕源大通股權一事,也未收到股權轉讓款。

在投資者提供的一段與裕源大通前董事長孫玉靜的錄音對話中記者聽到,孫表示2016年年底,裕源大通采用"明股實債"的方式向量通投資(編者注:指"杭州量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7半年報中裕源大通第二大股東)借款,當時她本人的流通股沒有那么多,負責操作的董秘就從各個有限合伙股東那里"借"了一點股份,鴻基投資只是被"借"股份的股東之一。本打算在自己的流通股解禁后,就把"借"來的股份還回去,但是后來她"忘了這件事兒了"。

這樣離奇的解釋顯然無法令投資人感到滿意。其代理人、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韓帥告訴記者,裕源大通在鴻基投資的有限合伙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伙同鴻基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中恒昆泰將鴻基投資所持裕源大通股權予以轉讓,股權轉讓款被裕源大通法定代表人伙同陳雷挪用后出借給裕源大通,孫玉靜至今未將股權轉讓款返還給鴻基投資。"孫玉靜、陳雷、裕源大通和中恒昆泰的行為已嚴重侵犯鴻基投資有限合伙人的合法權益。"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通過幾大平臺,裕源大通總共向內部員工募集了600~1000萬元。外部投資者更多,"有9000多萬元"。

當前,不論鴻基投資還是鴻源投資,其投資者均已向監管機構提出舉報,鴻基投資還向相關公司發出了律師函。而在此期間,投資人表示裕源大通未采取任何解決措施,執行事務合伙人從未主動聯系投資者,他們也聯系不上前者。韓帥指出,投資者希望能取回投資款及承諾的收益,以及追究陳雷、孫玉靜等人挪用資金犯罪行為的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試圖以電話、短信等方式聯系孫玉靜,但對方以"正在忙"或者不回復拒絕了采訪。記者亦多次撥打裕源大通證券事務代表張鐵峰的電話,對方表示"不接受電話采訪";截至發稿,張鐵峰及裕源大通也沒有回復記者的采訪提綱。

值得注意的是,裕源大通在年前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原董事長孫玉靜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及法定代表人,公司任命原副總經理王舸為公司董事長。對此,韓帥表示,從法律上來說,盡管孫玉靜現在有可能辭去相關職務,但其承擔責任的行為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追究責任應該往前,而不是往后。"她在擔任職務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涉及侵權乃至犯罪,這個責任已經固定下來了,即使辭職,之前的責任也要承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裕源大通 新三板 鴻基投資 股份被轉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