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今年的房貸好不好批,錢容不容易借到?最新答案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12 21:28:40

1月份的新增信貸數據有定調全年走勢的標桿性意義。2月12日下午,央行發布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2.08萬億元,同比增長8.6%。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9萬億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央行公布的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億元。申萬宏源分析師范表示,信貸創新高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是去杠桿、強監管的背景下,表外融資萎縮,回歸表內,而這一點從社融總量弱于預期也可以印證;第二,每年早放貸早收益的驅動使得銀行1月份貸款通常是全年最高位;第三,去年12月的部分貸款在今年一月投放,并且今年1月份比去年多了幾個工作日。

每經編輯 步靜

按揭買房或者經營公司的人都知道,每逢年初,由于銀行獲得新的貸款額度,放款速度也會加快。因此,1月份的新增信貸數據有定調全年走勢的標桿性意義。

在此背景下,2月12日下午,央行發布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2.08萬億元,同比增長8.6%。

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9萬億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央行公布的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億元。

在最新信貸數據創歷史新高的同時,社融總量的變化則透露一個重要信號。

1月信貸超市場預期

1月份2.9萬億的人民幣貸款增量超出市場預期。此前,天風證券分析師廖志明、林瑾璐在2月3日的研報中表示,依據過往3年年初信貸投放規律及行業觀察,考慮到強監管下部分表外融資轉向貸款,預測1月新增貸款2.6萬億元。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文朗、黃文靜在2月4日的研報中預測的數字為2.2萬億左右。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28.63萬億元,同比增長12.6%。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23.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9萬億元,同比多增8670億元。

海清FICC頻道也認為,從1月社融結構看,信貸占比88%,為絕對多數,表明表外“非標”回表是信貸創歷史新高的關鍵因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1月2.9萬億的信貸增量創歷史峰值,但實際余額增速為13.25%,仍保持在13%附近,市場不宜過分夸大信貸單月增量的影響。信貸年初大幅增長,除年初首月的季節性特征外,部分原因也來自于去年末考核的影響下,可能部分可投貸款順延至今年初進行投放。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901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1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9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7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75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62億元。

華泰證券認為,居民信貸需求依然不弱,銀監會嚴控居民杠桿只會對于居民消費貸流入股市債市和房市進行違規查處,不會挫傷居民正常融資需求。

實體去杠桿繼續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從貸款結構來看,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新增遠多于住戶部門貸款增加。數據顯示,住戶部門貸款增加901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1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9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7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75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62億元。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852億美元,同比增長9.2%。當月外幣貸款增加473億美元。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分析師劉東亮指出,1月對公中長期貸款較去年有所減少,我們認為這并非代表實體經濟需求回落,更有可能是銀行一方面新增貸款額度有限,一方面也在控制貸款投放進度,以期在未來可能的利率上行趨勢中獲得更高收益,這與往年早投放早受益的思路有所不同。

社融方面,社融規模增量同比減少,委托貸款等表外業務同比多減或少增。2018年1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億元。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69萬億元,同比多增3717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266億元,同比多增140億元;委托貸款減少714億元,同比多減3850億元;信托貸款增加455億元,同比少增272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437億元,同比少增4693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194億元,同比多170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00億元,同比少725億元。

劉東亮表示,社融總量較去年同期減少6000多億,表外融資全面收縮,顯示在強監管政策下,融資回表正在加速進行,而社融總量增速的下滑,符合實體去杠桿的政策目標。

海清FICC頻道認為,綜合考慮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連續兩月社融增量不及預期,兩月合計值僅為4.2萬億,遠低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的5.4萬億,也遠低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的5.2萬億,這表明實體經濟去杠桿已經開始,或者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下降。

華泰證券認為,銀行信用轉為表內是非金融企業集中度的重要推手,在信用狀況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銀行的表內投放將會更加集中在行業的龍頭企業,行業非龍頭企業的擴張將會受到抑制,行業蛋糕重新切分的邏輯在2018年將會持續。看好的銀行和地產龍頭企業市占率提高的故事也將會繼續。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李凈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