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6 19:53:14
華人商界的常青樹,此前常年占據華人首富,身家近2000億港元的李嘉誠,在他即將年滿90歲的時候終于宣布退休。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葉峰
華人商界的常青樹,此前常年占據華人首富,身家近2000億港元的李嘉誠,在他即將年滿90歲的時候終于宣布退休。
1928年出生的李嘉誠,在過去半個世紀里,商業觸角延伸到了香港的各行各業,隨后又把旗下產業布滿全球各地,儼然生意場上的超人,也被世人稱為“李超人”。
不過,李嘉誠的退休雖然正式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但是他還將把他的精力用在其他領域,比如做顧問和基金會。
(圖片截自今日長和業績發布會視頻直播)
李澤鉅接班
今日(3月16日)下午4點30分,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共四只藍籌股同時發布業績,在會上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
李嘉誠宣布,在今年5月10日舉行股東大會結束后,退任旗下公司的主席、執行董事等職務,同時李嘉誠已同意出任旗下集團的資深顧問,繼續為集團作出貢獻,顧問費為每年5000港元。
而重要的接班人問題,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接班已經沒有什么懸念。長和(00001,HK)及長江實業(01113,HK)等李嘉誠的旗艦公司董事會建議李澤鉅出任其公司的主席等職務。
事實上,此前李澤鉅就已經出任了上述公司的董事總經理職位,并已經在上述公司就職達33年。
投資李嘉誠回報達5000倍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已經滲透到了很多領域,如:港口、地產、零售、基建、能源、電訊、醫藥等等。香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說與李嘉誠息息相關。
而商業的成功也讓李嘉誠積累到了大量的財富。根據胡潤2017年的全球富豪榜,李嘉誠以250億美元的身家位列全球第32位。
作為李嘉誠的上市旗艦長和(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目前市值也是達到了近4000億港元。就像投資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一樣,如果從長和1972年上市以后(2015年,李嘉誠旗下長和系,即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進行過重組)就進行投資長和,而且每次股息和分紅又持續投資長和,那么到今天投資人收益會超過5000倍。而長和的股票代碼:00001也足以說明了李嘉誠在香港股市的顯赫地位。
(上圖為長和股票走勢圖)
奮斗的一生
在商界,李超人之所以被人尊重,跟他的來自草根不無關系,個人奮斗充斥了他的一生。
上世紀40年代,李嘉誠從鐘表店店員開始,隨后做過五金廠推銷員、塑料花長總經理。進入50年代,李嘉誠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用積蓄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名為“長江塑膠廠”。隨后李嘉誠將自己的產業拓展到房地產業,而后李嘉誠的產業便一發不可收拾,幾乎延伸到了香港社會的各行各業,進而向全球進發。
目前,李嘉誠旗下的資本已經大舉進入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等等區域,在基礎設施如碼頭、鐵路、水務、能源等等多個領域進行大量的投資。而且,除了長和以外,李嘉誠更是控股參股了多家其他上市公司。
對年輕人說:一定要投資 一定要加強自己
在業績發布會上,李嘉誠表示:“1950年我年輕時有很多機會,當然今天也有很多的機會。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我過去多年說的都一樣,知識改變命運,你一定要求知,現在很多新的技術,帶來很多機遇,這些機遇一定有的。”
不過,面對香港年輕人都關心的香港房價問題,李嘉誠表示:“我們的樓價和一般市民收入脫節了。我們尤其需要更多的公屋和居屋來解決普羅大眾的住房問題。公道來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經很盡力去爭取更多土地了,但我當然希望能夠更多些,更快些。”
此外李嘉誠還指出,“也不能把買房看得太重要,如果女孩子說沒有房就不結婚,那如果是我我就會說,不如趁年輕你再找一個吧。不可能很年輕就要買房。”
李嘉誠也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我投資哪里,是因為哪里回報高。我賣掉8億的收入,是可以賺16億。如果對一家公司沒興趣,就會賣出股票。不過在過去二十年來,我只有買股票,我買的遠遠多過我賣出的。”李嘉誠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