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8 23:44:37
主持人的話:三月,是草長鶯飛、萬物復蘇的時節;三月,也是播種希望、放飛夢想的時節。這一期的“每經圓桌”,我們將視角放到一個具有“春天般”希望的保險細分領域,這個領域,就是保險科技!
說起保險科技,就繞不開2017年,這一年,被業界譽為保險科技“騰飛元年”:各種創新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層出不窮;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深入滲透保險業務流程……保險科技,已經開始改變或重塑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和生態價值鏈。
本期“每經圓桌”,我們特別邀請到多位來自大型險企、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技術高管,大家就當下科技在保險行業的運用以及科技對行業的改變等話題展開討論。看一看,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對行業發展又有何啟示呢……
每經編輯 袁園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王可然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保險科技已成為保險行業重要組成部分,且在不斷地改變著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和生態。
在保險科技浪日益成為行業潮流的背景下,近日,“每經圓桌”專門舉辦了一場保險科技閉門研討會,多位來自大型險企、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技術部門高管共聚一堂,就當下科技在保險行業的運用以及科技對行業、企業的業務流程的改變展開討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險企技術高管的交流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險企對于保險科技的態度都是積極擁護的,且不斷嘗試用科技去改變整個保險產品的開發、營銷和服務等業務流程。但具體到各個公司的,科技在保險業的運用還是有區別的。其一,以平安、太保為首的傳統大型保險集團,他們不僅全面觸網、用科技改變整個保險服務生態,還致力于科技輸出以不斷壯大自己的數據庫;而中小企業,則直接把信息化和科技定位成企業中心,科技的運用也均是結合業務和需求來展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十九大報告中,“創新”一詞出現50余次。而每一次創新,都離不開科技力量的驅動。但要想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不僅需要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更需要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傳統企業的創新轉型。
本月初,保監會公布2017年保險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原保險保費收入36581.01億元,同比增長18.16%。這一較為靚麗的增長數據背后,顯然也離不開日漸興起的保險科技的貢獻。
在保險生態體系中,傳統保險公司處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大型保險企業,其具有較強市場敏感度、科技研發實力和基礎資源,可以積極投入科技創新研發。也因此,相比于中小型保險企業,大型保險公司在面對科技浪潮時,顯得更為前沿和從容,不僅早早在保險科技方面有所布局,還不斷結合最新科技,重新挖掘自身潛力,對現有產品線進行深化和外延。
以中國太保為例,過去六年來,太保持續關注客戶需求,推動實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已經內化成太保的生命基因。在居安思危的經營理念下,今年,太保又提出圍繞建設“成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引領者”的戰略愿景,即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領域全面啟動轉型2.0戰略。在數字化領域繼續推動實施“數字太保”,以數字化應用產品講話為路徑,為客戶帶來直達、精準、簡單、個性化的數字化體驗。
“據我了解,僅去年一年,整個太保集團就啟動了70余款數字化產品。”中國太保數能中心人工智能產品群總監張建輝介紹,過去一年,太保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保險/投資顧問、營銷獲客、定價承保、分銷渠道、理賠服務、風險管控等業務場景形成數字化應用,提升客戶體驗,提高運營效率,為業務發展助力。
而在這些數字化領域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2017年9月,中國太保推出的網紅產品——“阿爾法保險”。作為探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的一次試水,“阿爾法保險”基于中國太保1.1億保險客戶數據積累,通過基本信息、家庭結構、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社保福利、生活習慣6組問題,利用大數據算法,構建個性化的家庭保險保障組合規劃。
中國平安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則更為直接,不僅推出“智慧客服”系統、成立大風控實驗室,還致力于用科技輸出。2017年,中國平安上線“智能保險云”產品,首次推出“智能認證”“智能閃賠”兩大產品,面向全行業開放?;谌蜃钋把氐腁I技術,“智能保險云”以線上線下的交互為特色,利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為每位客戶建立起“生物檔案”,完成對人、相關行為及屬性的快速核實。
可以說,通過科技創新,中國平安不僅向其他金融機構、醫療機構輸出新科技,提升效率,獲得輕資產的收入來源,同時平安集團的科技創新也已經成為新的平臺,對外輸出創新科技,為其他同行帶來升級轉型的平臺能力,帶來整個行業的發展。正如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執行官姚波所說,平安集團一直在持續推進“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通過科技驅動平安在金融、醫療行業不斷創新,提升傳統金融業務的競爭力。
在整個保險生態中,除了大型保險集團,還有另一個群體——中小型險企,他們雖然不像大型保險集團那樣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科技能力,可以“高舉高打”占據優勢,但在整個科技浪潮下,中小型保險公司也未處于缺席狀態,而是積極結合自身優勢和市場定位,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投入資本尋求以科技賦能保險。
以2016年剛開業的易安保險為例,作為定位為互聯網保險的新興公司,易安保險以保險科技作為戰略定位,堅持“IT信息技術+DT數據技術”雙核驅動,布局大數據分析平臺、AI實驗室、區塊鏈實驗室等創新科技項目,以“產品工廠+數據工廠”為橋梁無縫連接業務的前中后三端以及外部合作接口,實現IT技術與保險業務的深度融合。
“與傳統的保險巨頭相比,我們缺少物理網點,沒有地面推銷人員。與互聯網保險巨頭相比,我們缺乏在前沿科技的積累、我們也缺乏成熟的B2C、B2C、C2C等場景平臺。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我們來說,只有運用保險科技彌補自身的不足,保險科技是易安保險未來發展的出路。”易安財險信息科技中心副總經理郭東海表示,基于以上的認識,易安確定了連接、共享、孵化的保險科技藍圖,敏捷連接客戶,服務共享場景,創新孵化業態。也就是說我們以開放的心態,與我們的用戶、合作伙伴來做快速地對接,發揮各自的優勢,來分析創造一些場景化、個性化的產品,當我們共同將優勢發展到大的生態平臺的時候,就可以一起孵化出行業新的業態。
而有著互聯網基因的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則更是注重科技方面的投入。“近幾年,各家保險公司都在加大對科技的重視,信美相互雖在起步階段,但技術方面的投入除了要確保支持現有創新業務外,已在積極為未來做儲備。”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數據信息中心總監童國紅表示。
據悉,信美相互目前的科技實踐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借助云計算技術,進行信息系統的架構調整,為與互聯網場景相結合的創新業務提供技術支撐,和不同平臺在場景上做產品共創,把保險作為服務輸出,助力第三方平臺業務。另外對于區塊鏈、AI技術等也在積極嘗試,如區塊鏈技術在信美會員愛心救助賬戶、賠審團中已完成初步接入,AI技術在智能保顧、智能客服等方面也有較為成熟的應用。
除了專業概念的互聯網公司和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保險公司,新成立的保險公司也將“保險科技”的理念直接放到了企業的發展規劃中。2017年才獲批成立的愛心人壽,就以“保險+醫療”、“保險+科技”為商業模式,以“專業化、輕資產、科技型”為經營理念,打造多元發展生態圈。“與大型保險機構和互聯網保險公司相比,中小險企在數字化發展上的投入資金肯定不是一個量級的,但是對于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探索肯定不會止步,因為如果不擁抱科技,那肯定會被行業淘汰。”愛心人壽CTO馬湘一表示,作為新公司,愛心人壽雖然在科技領域的探索還處于初期,也尚未有先于行業成果出來,但不會停下腳步。
據了解,愛心人壽已與騰訊云開展戰略合作,探索將醫療機構、保險公司、衛生信息平臺等組織成區塊鏈聯盟,打通諸多相關環節,將數字存證信息安全高效地保存在區塊鏈上,力爭從根本上解決醫療數字信息的安全性、關聯性等應用技術問題,為用戶提供高效直通安全優價的健康醫療和保險保障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