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8-03-30 10:42:26
臨近考核時點,同業存單市場余額不降反升,在三月上旬一度創下新高,尤其是以往對同業存單熱情不高的國有銀行今年頗為積極。
圖片來源:攝圖網
記者 歐陽劍環 實習記者 王凱文
一季度末,銀行同業存單納入MPA迎來“首考”。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臨近考核時點,同業存單市場余額不降反升,在三月上旬一度創下新高,尤其是以往對同業存單熱情不高的國有銀行今年頗為積極。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金融降杠桿的深入,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將受到一定約束。對于銀行來說,應積極引導同業業務回歸本源,在負債端應夯實存款基礎,擺脫“同業依賴癥”,增強綜合負債能力。
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末,同業存單余額為8.03萬億元,較2017年8月的最高點回落0.41萬億元。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今年年初以來,同業存單余額逐步上升,截至3月28日,同業存單余額為8.69萬億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認為,同業存單余額不降反增原因有三:一是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尚未明顯緩解,對同業存單依賴程度依然較高;二是2018年以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有所下降,負債成本的降低刺激商業銀行發行動力增加;三是存單發行期限小幅拉長,3個月和6個月期限占比上升,推升了當期同業存單余額規模。
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今年1月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為1.43萬億元;二月發行規模為1.48萬億元;截至28日,3月已發行2.24萬億元。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趙雪表示,近期同業存單放量與各銀行流動性管理有關。臨近一季度末,對于負債方面有壓力的銀行來說,同業存單是補充負債較好的手段,尤其是在目前存款下降較快的情況下。另一方面,也與近期同業存單利率下行趨勢有關。
興業研究分析師何津津表示,3月中上旬同業存單發行明顯放量,一方面由于3月同業存單到期量超過1.88萬億元,有一定到期續作壓力;另一方面是銀行希望在利率季末沖高之前提前吸收跨季資金。此外,國有大行也成為發行的新增力量。
“從上周起,同業存單一級市場凈融資額已經大幅回落。”何津津指出,除了國有大行以外,其它類型銀行凈融資額下行明顯,明顯在控制一級市場發行額度,這很有可能是為了滿足季末同業負債1/3的考核要求,季末考核約束開始凸顯。此外,最新同業存單余額測算的結果顯示,不少機構還存在一定的達標壓力。
“3月同業存單發行放量,同業存單余額不降反升,背后主要原因是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增大發行量。”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唐麗華表示,特別是大型銀行發行量同比和環比均顯著增加,城商和農商等中小銀行同比依然收縮。
在金融降杠桿及監管加強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同業市場上的大量同業存單來自于股份行、城商行及農商行。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大銀行在獲取央行流動性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市場上同業之間,大銀行通常是資金凈融出方,中小銀行通常為資金凈融入方。
“2018年以來,大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占比提高,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存單發行占比收縮,占比結構出現趨勢性變化的概率較大。”陳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大銀行和中小銀行在同業市場上的角色可能發現一些微妙的變化,資金凈融出方向可能轉向。
“年初以來,以往零星發行同業存單的國有大行發行量增長明顯,在全市場中的發行比例不斷上行。”何津津認為,這一方面與其負債端的壓力有關,由于其同業負債占比達標壓力不大,因此能夠繼續借助同業存單來滿足資金吸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行趕在資管新規落地前提前用同業存單為保本理財的替換做準備。
自2016年底金融降杠桿以來,同業存單相關監管政策不斷收緊。MPA考核、同存備案新規及流動性新規等均約束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的進一步擴張。業內人士預計,2018年全年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增速將放緩,但不會出現懸崖式下跌。
從同業存單備案情況來看,不少銀行已做出調整。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456家銀行公布2018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股份制銀行仍是同業存單發行主力。
也有銀行計劃擴大發行規模。交通銀行發行計劃較上年增長2500億元,北京銀行、南京銀行計劃發行額度分別較去年增長500億元、400億元。唐麗華表示,“由于今年整體負債成本有上升趨勢,同時部分銀行也有同業降杠桿、非標轉標所帶來的資產端壓力,在整體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壓力下,不排除部分銀行有增加發行同業存單的計劃。”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表示,2013年監管層放開同業存單發行的初衷是利用同業存單促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只是在過去三年的實踐中同業存單成為了空轉套利的利器,其實際用途與初始設想開始出現偏差。但這種偏差經過一年多以來的修正已經開始慢慢回歸正軌。擺脫了空轉套利屬性的同業存單,今后只是商業銀行進行主動負債的一種普通工具。
對于同業存單未來的發行規模,何津津認為,監管并沒有完全限制同業存單的發行,預計未來同業存單規模不太會出現懸崖式下跌。關鍵是要注意擴張的速度應在監管比例之內,與整體負債的擴張速度匹配,確保負債端的穩定性。
唐麗華表示,部分承壓明顯的中小銀行需重新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結束對同業存單的過度依賴。在負債端應夯實存款基礎,拓寬負債渠道,增強綜合負債能力,應對流動性風險管理壓力。
近期銀行高管也紛紛表態,未來將引導同業業務回歸本源。農業銀行行長趙歡表示,未來在同業業務領域和資管領域要落實回歸本源,落實監管新要求,保持相對穩定。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表示,未來銀行同業業務應以同業之間的互通有無、調節流動性為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