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3 23:02:18
Wind資訊顯示,截至今年4月3日,兩市已有24家券商公布了2017年年報,證金公司共現身其中18家券商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同期,證金公司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的A股總數為190只,也就是說,券商股數量占比近一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楊 軍
近年來,“國家隊”證金公司的持股動向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去年中報披露,證金公司曾大手筆增持創業板和券商股,使得這兩大板塊一度成為中報行情的“明星”。去年中報披露的信息還顯示,有20家A股上市券商在二季度獲得了證金公司的大比例增持,占當時上市券商總數的六成。
截至今年4月3日,兩市已有24家券商公布了2017年年報,證金公司共現身其中18家券商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在去年四季度獲得證金公司增持的券商有10家,同期被證金公司減持的券商有8家。
值得一提的是,證金公司在去年四季度新進東北證券、中國銀河兩家券商的前十大流通股東。雖然證金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對券商股沒有再現大幅增持,不過總體來看,券商行業仍然是證金公司重倉的一個板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以去年二季度個股的成交均價計算,去年二季度獲得證金公司增持金額最高的券商股為國泰君安,斥資超過60億元,二季度被證金公司增持超過20億元的A股券商有6家。證金公司的重金投入也曾在短期提振了券商板塊的人氣。
Wind資訊顯示,截至今年4月3日,兩市已有24家券商公布了2017年年報,證金公司共現身其中18家券商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同期,證金公司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的A股總數為190只,也就是說,券商股數量占比近一成。
與去年三季度證金公司對券商板塊的操作以減倉或持倉不動為主不同,去年四季度證金公司對券商板塊的增持動作開始增加。
具體來看,去年四季度,證金公司對10家券商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增持。這10家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興業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廣發證券、東吳證券、東北證券、太平洋、中國銀河。其中環比三季度增持幅度超10%的券商有興業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廣發證券、東北證券、中國銀河。同時,這10家券商中,有6家在去年三季度曾被證金公司減持。值得一提的是,證金公司在去年四季度新進東北證券、中國銀河前十大流通股東。
此外,去年四季度,證金公司對8家券商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持,這8家券商分別為招商證券、西南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方正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國投資本。其中環比三季度減持幅度超10%的券商有西南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國投資本;證金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大幅減持了西南證券,環比三季度的減持幅度高達60%。不過從2016年二季度至2017年二季度,證金公司曾連續5個季度對西南證券進行增持。
除了證金公司外,另一路“國家隊”匯金公司去年四季度末同樣持倉山西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方正證券等券商,相比去年三季度,匯金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對這些券商的持股比例大多未變。
總體來看,券商行業是證金公司持股較為集中的一個行業。據Wind資訊統計,證金公司對券商股的最新持倉總市值高達534.45億元,占證金公司整體最新持倉市值的9.76%,占扣除銀行板塊后的持倉市值的14.2%。
就持倉結構來看,證金公司的持倉主要集中在券商行業的龍頭公司。據年報披露,證金公司對行業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的最新持倉市值合計達333億元,占其持有券商股的總市值的62%;其中,證金公司對行業“一哥”中信證券的持倉占比就超過20%。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近期有不少機構對券商板塊以推薦為主,其邏輯主要為今年券商行業有望在創新業務上有所突破。
東吳證券近日發布研報稱,2016年下半年以來證券業監管趨緊是持續壓制券商估值的核心因素之一,不過今年以來政策環境已有明顯邊際改善。
今年1月上旬,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兩家龍頭券商相繼公告獲批試點開展跨境業務,這是時隔兩年,監管層重新啟動券商創新業務資格批復。此外,當時,還有媒體報道稱,不少券商收到一份由證券業協會下發的《券商創新業務關于填報創新業務規則評估調查問卷的通知》,這份調查問卷涉及的內容包括場外股權質押回購、收益憑證、場外衍生品、柜臺市場等券商創新業務。
對此,申萬宏源認為,從證券業協會向各券商下發創新業務規則評估的調查問卷來看,協會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只局限于業務監管,還在摸底創新業務的發展。
而就創新業務的開拓上,目前不少機構都將“寶”壓在了少數幾家龍頭券商身上。以市場關注度較高的CDR業務為例,目前機構主流的觀點認為,能切到CDR業務主要市場份額的應是境外業務運營成熟、積累下足夠資本金的龍頭券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