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8-04-10 10:21:20
前期強勢升值的人民幣昨日出現回撤。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報6.3107,較上一交易日回調108個基點。市場人士認為,中美貿易摩擦難阻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堅挺信心。究其原因,匯率形成機制向市場化邁步、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是人民幣匯率穩健的“壓艙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前期強勢升值的人民幣昨日出現回撤。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報6.3107,較上一交易日回調108個基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上漲近2000個基點。
市場人士認為,中美貿易摩擦難阻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堅挺信心。究其原因,匯率形成機制向市場化邁步、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是人民幣匯率穩健的“壓艙石”。
“大家對當前的匯率預期非常穩定。平臺上的企業結售匯量基本平衡。”外貿交易平臺——中實交易總經理張永強告訴記者。
這份信心源于中國多元化的進出口市場和日益龐大的內需市場。“經濟全球化促使市場多元化。美國固然是重要的市場,但不是唯一的市場。同時,國內市場正處于消費升級過程中,有日益龐大的內需市場。”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
隨著經常項目日趨平衡,人民幣匯率的單邊預期已經化解。中國金融40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說,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并沒有很強的貶值或升值預期,人民幣匯率收盤價相對中間價時強時弱,當前匯率水平基本處于均衡狀態。
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有效匯率的內在穩定并未動搖,據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測算,2017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較均衡匯率僅向上偏離1.29%,偏離度的絕對值遠低于2006年至2017年歷史均值3.89%。今年以來,該偏離度進一步下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已經緊密貼近均衡匯率,潛在振蕩空間收窄,穩定性大幅提升。
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有效匯率的穩定還源于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完善,外匯政策方向清晰,正向更加市場化方向發展。多位受訪專家分析,監管部門不會用匯率這一工具來應對貿易摩擦。
在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看來,匯率貶值會帶來很多問題,得不償失。一是資本外流壓力增大,也更加容易使貿易摩擦升級。二是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已十分有限。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分別拉動GDP增速4.1、2.2和0.6個百分點,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不高,沒有必要通過貶值促進出口來拉動經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全球匯率市場將維持整體穩定,貿易摩擦不會延伸成為匯率戰。在他看來,中國對外的依賴,無論從實物還是資金層面看,都沒有那么重。他說,首先中國在經常賬戶下的總盈余已經不高,到去年年底只占GDP的2.6%;其次,從資本流出的情況看,中國的資本是通過長期貿易積累實現的,資本流出雖然會帶來一定影響,但對經濟的負面沖擊不會太大。
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從某種角度看,人民幣資產已經表現出一定的避險資產的特點。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是大勢所趨,基本不存在主動引導人民幣貶值的可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