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6 21:40:59
未來券商資管主動管理的競爭會異常激烈,那么,如何向主動管理轉型呢?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李奇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分析了券商資管向主動管理轉型可從三點入手。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
券商資管轉型主動管理是大勢所趨,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券商雖然沒有放款牌照,但做標準化資產投資已有多年的豐富經驗,人才儲備充足,渠道也僅次于銀行,位居行業第二。和公募相比,看似完全落于下風,但券商勝在靈活,這種靈活性體現在體制、薪酬、激勵機制與投資管理等方面。因此,有券商人士指出,向主動管理轉型可以從三方面去打造。
不難看出,未來券商資管主動管理的競爭會異常激烈。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李奇霖認為,剛兌被打破后,大家基本上都在一個起跑線上。在非標投資受到了極大制約的情況下,以“股+債”等標準化資產為主要投資標的的資管產品會非常多,誰能在業績、渠道、產品設計上做好,誰就能獲得市場上的大部分客戶。
東吳證券資管人士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券商最突出的優勢在于擁有投行、經紀和資管等多個業務條線共同構筑的金融服務平臺,客戶的各類需求都可在這平臺內一站式滿足。券商資管業務則處于這個平臺的中心位置,整合各類資金、資產和策略,為客戶提供覆蓋不同資產類別、不同投資策略、以及不同投資周期、境內境外的資產管理服務,這是券商資管相較于信托、公募基金和銀行理財等機構的最核心優勢。
李奇霖也表示,雖然其他機構在某一方面都有壓倒性的優勢,但如果把單方面的相對弱勢項整合,券商資管的整體競爭力還是相當強的。券商雖然沒有放款牌照,但做標準化資產投資已有多年的豐富經驗,人才儲備充足,渠道也僅次于銀行,位居行業第二。和公募相比,看似完全落于下風,但券商勝在靈活,這種靈活性體現在體制、薪酬、激勵機制與投資管理等。比如投資管理上,券商資管一來能做投顧,便于對接一些資金不能出省的銀行機構;二來能做定向,滿足銀行的特定需求,如果銀行出于維護區域內客戶的考慮,想支持客戶發的企業債,那么券商資管在滿足勤勉盡責,風控合規等要求的情況下,是可以協商的。公募基金雖有專戶,但要做到這一點仍比較困難,有些公募專戶展開也有時間額度限制比較麻煩,不如券商資管方便。
對此,李奇霖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分析了券商資管向主動管理轉型可從三點入手。第一,提高自身投研能力,對外輸出投研服務。在凈值化產品時代,業績為王,投研能力直接決定了資管產品業績的好壞,決定了管理規模。對有些投入、成本有限的券商,可針對某一領域布局,打造在某一方面具有較強實力的精簡投研團隊,以質取勝。第二,廣鋪渠道,零售與同業并舉。 第三,產品要多策略,做銀行所不能做。未來券商資管更應該做一些利率衍生品、分級A、權益產品、量化投資等。
“目前公司在資產管理主動管理業務體系上已經形成了量化對沖、多策略、債券、ABS、FOF/MOM、股票質押等特色的業務”,國金證券在2017年年報中這樣表示:“2018年將積極布局,精準規劃,大力發展ABS業務”。
對于ABS業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除國金證券外,多家券商都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2018年將積極發展ABS業務。華泰證券就表示,2018年將全力加強ABS全產業鏈拓展深耕。東北證券也表示,2018年將順應行業趨勢和政策導向,大力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自2014年底備案制啟動以來,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規模快速增長,產品累計備案規模突破1萬億元大關,成為市場接受度較高的一種成熟金融產品。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計共有118家機構備案確認1125只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總發行規模達16135.20億元,較2016年底累計規模增長了133.56%。
另外,這1125只出具備案確認函的產品中,證券公司作為管理人的有71家,基金子公司47家,顯示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主力發行機構仍為證券公司。“隨著資管行業去通道,以及大資管新規的即將落地,資產證券化業務正在成為券商資管業務新的發力點”,東吳證券資管人士這樣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底,按照管理人備案產品的數量看,德邦證券、華泰資管、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廣發資管和國金證券六家機構的發行數量均超過40只。按照管理人備案產品的規模看,德邦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資管、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發行規模均超過500億元。
“2017年以來ABS產品的基礎資產類型更加多樣化,產品交易結構不斷創新,各類市場首單產品不斷涌現,投資者有了更多選擇的余地,買方思維將逐漸替代賣方思維成為ABS市場的一個趨勢。”和逸金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買方思維不僅包括融資,也包括提供做市、過橋、流動性安排、收益互換、風險對沖等綜合金融服務,其本質是在滿足買方需求的前提下把套利利差留給自己。同時,隨著買方思維的引入與推廣,ABS將帶動“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投資交易”三類業務的交叉與融合。
和逸金融人士進一步表示,預計2018年資產證券化市場仍將延續前三年的快速擴容,并在住房租賃REITs、供應鏈金融ABS、“PPP+ABS”、綠色資產證券化和“一帶一路”資產證券化等領域持續創新和發展。
德邦證券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資產證券化領域,創新業務模式,擴大基礎資產類別,在鞏固現有細分領域(如消費金融)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各類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消費金融、租賃、供應鏈金融、PPP項目、商業物業、公共事業收費權等領域項目的開發。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通過提升研究能力,挖掘優質資產,打造從Pre-ABS基金到ABS發行再到ABS投資、定價等業務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全鏈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