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13:11:37
4月17日晚,民族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注意到,2018年凱迪生態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有多筆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合計規模達32.37億元,公司面臨很大的債券到期償付壓力。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趙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17日晚,民族證券再次發布凱迪生態(000939,SZ)2011年、2016年公司債券受托管理事務臨時報告。報告顯示,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注意到,2018年凱迪生態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有多筆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合計規模達32.37億元,公司面臨很大的債券到期償付壓力。
此前,凱迪生態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目前公司債券還本付息不存在風險,當前公司整體資金籌集主要依靠經營性回款、資產處置回款及融資籌資。
據中誠信證評統計,2018年凱迪生態多筆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其中,2018年5月和11月分別有6.57億元中期票據和11.8億元公司債券到期,同時合計14億元的公司債也將于2018年進入回售期,合計規模達32.37億元,公司面臨很大的債券到期償付壓力。
凱迪生態的債券問題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4月3日,凱迪生態在深交所問詢回復公告中表示,公司共計發行債券4支,2018年需要償付本息分別為“11凱迪債”本息12.8億元、“16凱迪01”本息8.49億元、“16凱迪02”本息1340萬元、“16凱迪03”本息6.42億元,合計需償付27.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凱迪生態上述債券償付期均為今年9~12月,但回復中并未提及5月份到期的中期票據6.57億元。
這筆中期票據能否如期兌付?4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凱迪生態證券部,但一直無人接聽。
在巨額債券即將到期的同時,凱迪生態的業績也預計巨虧。2017年業績預告顯示,凱迪生態歸屬凈利潤預計虧損13億元~1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3.34億元。
對此,凱迪生態稱,公司存在需要計提減值的資產,會影響公司總體業績,導致業績虧損。據披露,需要計提減值的資產包括子公司河南藍光電廠、部分不再繼續投資建設的電廠、子公司祁東電廠。
不過,凱迪生態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公司債券還本付息不存在風險。
凱迪生態披露了當前公司整體資金的具體來源,包括生物質電廠尚未列入補貼目錄的電廠應收補貼款5億元和2018年經營性現金貢獻約10億元;海外EPC工程2018年預計收回12億元;非生物質板塊剝離資產資金預計可收回60億~80億元,其中風水電資產約20億元、林業資產約20億元、環保電廠約10億元、格薪源公司預計收回20億元、北海項目和松原項目預計收回10億元;融資租賃2018年4個電廠預計融資8億元。
從2017年三季報看來,當時凱迪生態的現金流狀況并不容樂觀。2017年1~9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26億元,同比減少3287.24%,期末貨幣資金29.4億元,應收賬款30.1億元,但是也存在短期借款37.69億元,長期借款64.49億元,應付票據5.16億元。截至第三季度末,凱迪生態資產負債率為66.95%。
由此可見,在滿足日常經營所需之后,用于償還到期債券的關鍵應在于非生物質板塊資產的剝離。
據了解,自2017年11月16日開始,凱迪生態控股股東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擬對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并向相關方轉讓公司控制權,至今凱迪生態已停牌超過5個月。
凱迪生態表示,2017年擬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均為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擬置出資產。不過,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仍未披露,相關工作仍在進行。
中誠信證評認為,如果資產處置不能按期順利進行,將對公司償債力造成不利影響,中誠信證評對此表示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