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21:04:15
劇組人人都想當導演,副導演的終極目標是當導演,攝影大哥的終極目標也是當導演。影視大環境無法讓人變成一個專業性的從業者。被我們掛在嘴上說了很多次的“電影工業化”究竟如何才能實現?如何從說變成做?今天,《唐人街探案2》制片人、《前任3:再見前任》制片人、北京文化、和力辰光等行業實踐者,從影視內容、影視投資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實踐經驗,探討、分享了中國影視產業工業化發展的現狀和嘗試。
每經記者 溫夢華
不知何時,元旦檔、春節檔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擠滿了國產圈錢大片的身影。但相比這些大片票房的“捷戰頻傳”,觀眾對電影好評的說法卻悄然發生變化——從“好看!”到“竟然不難看!”。
昨天,當王家衛在北京電影學院的分享交流會上問到“有多少人不想當導演?請舉手”,臺下只有零星的一小部分人舉起了手,看著臺下一眾擁有“導演夢想”的同學,王導笑著說:“你們都當導演了誰來拍電影啊?”
看似玩笑的話,卻真真實實道出了中國電影產業工業化發展的現狀——劇組人人都想當導演,副導演的終極目標是當導演,攝影大哥的終極目標也是當導演。影視大環境無法讓人變成一個專業性的從業者。
電影產業工業化如何變成實現,如何從說變成做?今天,在由娛樂資本論主辦、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市場特約活動——“剖釋影視工業化”論壇上,《唐人街探案2》制片人、《前任3:再見前任》制片人、北京文化、和力辰光等行業實踐者,從影視內容、影視投資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實踐經驗,探討、分享了中國影視產業工業化發展的現狀和嘗試。
▲“剖釋影視工業化的逆與光”論壇(圖/主辦方供圖)
現狀:35集的劇本剪出來就成了60集 大家的最終目標都是當導演、掙錢
“據說《前任3:再見前任》取得了連導演都睡不著覺的票房成績?”現場,面對主持人的玩笑,《前任3》制片人、新圣堂CEO周子健笑著回答:“今天還沒睡呢”。
事實上,不僅僅是《前任3》,從“史上最強春節檔”開始,前有《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在血戰中觸底反超,迄今分別突破36億、33億票房,成中國影史第二、第三;后有202.17億元的一季度高票房。這樣的成績,無疑是令人振奮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可以“高枕無憂”了。
“我之前去某劇組探班,開工時攝影、燈光等現場工作人員共幾十個人,結果中午吃飯的時候一下子就變成了500人。”在行業浸淫30多年的華獅影業總裁、制片人蔣燕鳴,談起當下從業人員的素質現狀時,頗為痛心疾首。
回想起曾經以制片人身份參與馮小剛指導的《集結號》,蔣燕鳴談到:“《集結號》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拍完的,但我們沒有超支也沒有超期,就是當一個劇本完善后,根據這個劇本做出的預算和時間我們要嚴格去執行。現在從業人員的素質比以前低得多。”
▲2007年上映的《集結號》累計票房2.1億元(圖/CBO中國票房)
在蔣燕鳴看來,電影工業化就是標準化的過程。他指出從業者多年來,遇到了很多不按標準、規矩辦事的問題。“明明是90分鐘的電影,可能剪完就變成120分鐘了;電視劇更嚴重,明明是35集的劇本,拍完剪出來就成60集,因為每多一集就能多賣好多錢。”
對此,此次和很多美國工會合作的《唐探2》制片人岳翔深有感觸。他談到,和國內影視行業“進劇組”不太一樣,美國電影的工業化體系下,劇組工作人員是“上班薪酬制”。“就是上班,不提供住宿,全是按小時計費,這就要求你拍攝計劃要無比詳細。當他們擁有作為產業工人的權利時,他們會把拍電影當成自己的工作來做。”
岳翔認為,工業化制作是由產業工人完成的,我們的行業人員素質低的核心問題在于,我們沒有從保護產業工人的角度設計出來一套系統來。“國內在劇組工作的電影工人,沒有單位,沒有社保,去銀行連信用卡都辦不下來,所以我們在劇組里的工作人員,最終夢想要么是當導演,要么是掙筆錢開個飯館,這樣的環境下拍電影的人怎么能下定決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變成一個具有專業性的人?成為專業性的副導演或者攝影師、燈光師呢?!”
嘗試:先從劇本格式的標準化做起 完片擔保即能降低風險還能提前預售
那么,被我們掛在嘴上說了很多次的“電影工業化”究竟如何才能實現?
作為《唐探2》的制片人,此次國外的拍攝經歷讓岳翔頗有收獲。現場,他分享了影片拍攝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即在很多人看來有些“匪夷所思”的——改劇本格式。
岳翔解釋道:“在好萊塢,工業化的工會電影都有統一的劇本格式,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一頁劇本對應成電影里的一分鐘,制片人拿劇本一看,掂分量就知道劇本好與不好,后續工作對接起來特別方便。相比之下,我們的劇本格式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當時《唐探2》的工作人員中有300多人都是國外的工作人員,所以第一件事我們是專門組織了4人小團隊,專門改劇本格式,投資人問‘你們在干嘛’,我們說改劇本格式,已經調了4個多星期了。”
在岳翔看來,“《唐探2》這次的預算很精準,不是因為制片人能力怎樣,而是從劇本開始,有精細的制片預算流程。劇本格式的標準化、劇本分解的標準化、預算分解的標準化等,每一個環節標準有了,才有可能形成工業化流程。”
▲岳翔表示,《唐探2》車站狂奔的戲只有前一晚10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短短幾個小時,所以每一個人都不能托后退(圖/官方劇照)
除了流程環節上的標準化,周子健也指出:“導演是成熟且被商業體系接受的導演,他自己心里有一套算賬的方式,至少他知道在哪場戲要取哪場戲要舍,如果他做不到的話《前任》也拍不了3部。”
標準化,不僅是在內容方面,讓投資方最頭痛的“預算”“如何花錢”上同樣需要標準化。現場,從事行業10多年的儒意影業CEO柯利明笑著說:“我遇到很多項目都超支超期。我們目前的解決辦法就是協商、溝通、找原因,沒辦法,畢竟前期都投入了。”
對此,學習國外的“完片擔保”是和力辰光正在做出的嘗試。CEO李力表示:“完片擔保,簡單講,就是影片從劇本階段開始,到預算、制作、后期、完片,一直有人去監督,同時有保險公司的監理跟進,在任何不可預計的事情發生時做一個擔保。”
▲李力表示,張藝謀的《長城》就是采用了完片擔保的成功案例(圖/豆瓣)
他認為,完片擔保是電影、影視領域里的金融產品,不僅可以降低影視投資風險,同時,“有了完片擔保可以提前預售,電影還沒有拍就可以提前賣出各種版權。”
但完片擔保畢竟是“拿來主義”,法律如何相融?具體如何執行?導演、制片人能否接受這種理念?以及監理從業人員素質等都是在實際操作中目前存在、仍需解決的問題。不過,李力認為,“因為這兩年國內影視行業根本不缺錢,所以在“降低風險”等方面的意識行業還是比較欠缺的,但未來‘完片擔保’也一定是工業化的一部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