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9 21:30:49
針對陷入“停擺”風波的快捷快遞的控訴,申通快遞19日在澄清公告中曝出,快捷快遞幾番資金吃緊,快捷快遞4月12日的股東會紀要已確定:其創始人股東吳傳龍于4月13日向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申請公司進行破產程序,但目前尚未履行。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曾被物流界一度看好的申通與快捷共同布局快運的“強強聯合”,“蜜月期”尚未滿月就宣告結束。
4月18日,在快捷快遞發布公告宣布全網暫停運營、并控訴申通在快運合作上“極其不配合”后,申通快遞當晚即發布“嚴正聲明”作出回應,并在4月19日追加澄清公告,就暫緩推進申通快運項目作出情況說明。
為外界所關注的是,申通快遞在表明“不得已”的同時,也曝出快捷快遞幾番資金吃緊,且快捷快遞4月12日的股東會紀要已確定:公司的債權人兼持股10%以上的創始人股東吳傳龍,于4月13日向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申請公司進行破產程序。不過截至目前,吳傳龍仍未履行相關約定。
即便如此,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9日的采訪中,仍有多名快捷加盟商反映,“快捷快遞或在一個月內復盤”的傳言在加盟商中廣泛流傳,他們都在焦急等待最新消息。快捷究竟是否還能峰回路轉?復盤幾率幾何?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資金仍是最大問題,從目前形勢看,復盤的可能性并不樂觀。
快捷與申通從合作到反目還不到半年時間,甚至更準確說,雙方的“蜜月期”還不到1個月。因為申通快運是于2018年3月1日才正式起網運營。而此前業界多番揣測快捷快遞的資金鏈問題,也在申通快遞的最新公告中得到證實。
申通快遞公告指出,2017年11月28日,申通快遞與快捷快遞簽署《上海申通岑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出資合同》,占股30%的快捷快遞應出資1500萬元人民幣,不過截至2018年3月31日,快捷快遞未按規定履行出資義務。
同時,申通方面公告顯示,快捷快遞在后續的資金投入中也一直缺席。2018年2月28日,快捷快遞股東會決議除了對快捷快遞借款的債轉股工作外,還有不低于1億元的用于維持正常運營的資金缺口沒有解決。
申通快遞公告稱,鑒于快捷快遞生產經營處于半停滯狀態,申通快運不得已發布《關于暫緩推進申通快運項目的公告》。
此前,申通快遞在4月16日發布的公告補充說明中還曾表示,“申通快運項目本次暫緩推進系各方股東對商業模式、運營及發展戰略存在重大分歧情況下的決定,待申通快運股東協商處理后,盡快推進。”
而按照快捷方面的說法,正是申通快遞單方面宣布申通快運暫停運營這一突發事件,致使快捷快遞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網絡運營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
快捷快遞始建于1997年。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2013年初被吳傳龍股東團隊收購重組后,曾在2015年同行業平均增幅為48%的情況下,達到171.92%的年增長幅度。而吳傳龍收購快捷快遞之前任中通副總裁、桐廬后起之秀等身份也曾讓外界對快捷快遞一直持看好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通的公告中,快捷快遞當前的資金問題被反復提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在一線快遞網點了解,去年底,快捷快遞就出現網點盲區越來越多、貨物積壓等問題,有加盟商當時就選擇轉做其他快遞。也有業內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快捷快遞從去年就開始走下坡路,盈利狀況不好,虧損越來越大。包括快捷4月18日的公告也坦承,公司的業務收入已經連續嚴重虧損,以至造成全網絡的人員工資(2個月工資)、網絡運營班車費用、網點的提現費用等無力支付的現狀。
截至發稿前,記者從一位快捷網點負責人處最新獲知,快捷快遞對內部工作人員未做公告之外的具體回應和安排,“就是叫我們先等著。”同時,網點也在進行客戶的善后工作。
不過,即便快捷快遞停擺多日,甚至陷入破產困境,仍有加盟商寄希望傳言所說“快捷快遞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復盤”。此前也有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不排除有新機構介入“接盤”的可能性。快捷快遞4月18日公告也表示,目前公司高層正與申通快遞溝通洽談,尋求在滿足多方條件下達成一致,妥善處理快捷快遞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困境,盡快恢復快捷快遞的網絡運營。
那么,快捷復盤幾率究竟幾何?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悲觀。在他們看來,無論是資金還是信心都很難支撐快捷快遞繼續走下去。
此外,按照快捷公告所稱,公司網點基本完成轉型,近1/3的網點正式加盟了快運網絡、近1/3的網點被申通快遞收購、近1/3的網點仍然在快遞網絡內。這種結構如果脫離與申通快運的繼續合作,也將給快捷原來的網絡價值帶來損傷。
(實習生趙雯琪對此文亦有幫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