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3 23:50:43
4月22日晚,閩江上泛起的5葉輕舟,成為白天“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之外的另一道風景。5葉輕舟分別以圍繞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治理、健康、工業、金融、未來”命名。其中,“未來之舟”上的討論引起廣泛關注:如何理解數字經濟?未來如何實現?核心技術如何突破?
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預測,2020年數字經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而數字經濟將帶來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實現信用社會。他還表示技術應當有前瞻性,不僅為了解決當下問題,更需要為了解決未來的問題。
▲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在“未來之舟”上談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的未來已來,在白天的主論壇上,兩個數據引起了參會人員的關注:2017年數字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已達到32.9%,創造的就業機會超過總數的20%。
在當晚的討論現場,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認為這兩個數據預示了通往未來的兩個重要節點。“2020年,數字經濟不僅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還將成為全面脫貧的重要推手;2045年,中國將引領新的技術革命浪潮,全面建成科技強國。”對于未來,他表示樂觀。
他的判斷依據是,數字科技如同惠民春雨,在未來的3年內,隨著數字化和人民的生活密切交織,中國的3000萬貧困人口將擺脫貧困,每個人都能享受數字紅利,而從發展速度推算,作為一種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將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位置。
從科技強國的角度出發,井賢棟表示,歷史上有3次工業革命,進入21世紀后的第四次技術革命是數字技術革命,中國正在加速追趕全球先進水平,并在局部領域比如移動支付開始領先全球。但他提醒,盡管局部領先,但也不能大意。面對未來,必須有全球觀和未來觀,堅定投入,堅持開放,才能真正成為科技強國,從而引領全球的技術革命浪潮。
▲市民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體驗螞蟻金服展館展示的信用城市生活
談到數字經濟所帶來的美好藍圖,井賢棟認為數字經濟將帶來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實現信用社會。在對未來信用社會的描述中,他特別提到,現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讓我們能更好地刻畫小微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使得他們得到更好的金融和商業服務,讓信用等于財富。
就在幾天前,井賢棟把中國“碼商”的新概念帶到了世界銀行。在中國,路邊的包子鋪、菜市場的小攤主,線下的小微經營者不用購置掃碼槍等機具,只要一張“二維碼”就擁有了數字時代的金融服務入場券。更重要的是,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可根據商家在線交易等信息的分析評估,為小攤主們提供信用貸款。由于獲得的賬務管理、貸款、保險、理財等一系列金融服務都只通過一張小小的收錢碼,所以這些小微經營戶們形象地將自己稱為“碼商”。
“碼商”的出現,標志著著名的310模式(3分鐘在線申請、1秒鐘到賬,0人工干預的貸款流程)從線上走到了線下。半年時間內,網商銀行已經累計服務了超過200萬的小微商戶,戶均貸款僅7000元,不良率低于1%。信用紅利正在滲透實體經濟的神經末梢。
然而,未來數字世界作為現實世界的映射,僅滿足于目前點對點的信任關系并不足夠。井賢棟認為伴隨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促進多方信任的達成,從而使經濟協作更高效,釋放出全新的經濟動能并不遙遠。
他以國際貿易的發展歷史舉例,二戰結束以來,全球采用統一的貿易運行規則和體系,例如大宗商品有自己的標準、支付需要用信用證等等,這些環環相扣的體系一方面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繁榮,但也面臨門檻較高,多是大企業參與,效率較低等弊端。未來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建立起新的信任機制,就能使更多人能夠高效、低成本參與全球貿易。
據統計,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體量已經達到22.77萬億元,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數字經濟體。數字經濟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關鍵在于是否具備核心技術,井賢棟表示:贏得未來的關鍵在于如何對待與時間賽跑、與自己賽跑。
他認為,技術的提前布局和長期投入只為關鍵,技術應當有前瞻性,不僅為了解決當下問題,更需要為了解決未來的問題。例如,阿里巴巴最早在云計算進行部署和投入,就是為下一個十年所做的戰略技術儲備,目前阿里云躋身世界三大云計算公司之列,但更重要的是真正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他同時表示,領先的科技公司更需要與自己賽跑,推動創新技術在商業領域應用,從而倒逼技術的快速迭代更新。每年的雙十一就是螞蟻金服的練兵場,而在區塊鏈領域,螞蟻的區塊鏈一直通過小范圍試點應用推動研發快速迭代,從實際商業場景中回到技術實驗室,尋找突破技術瓶頸。
目前,螞蟻金服供應鏈已經在公益、電商、物流、租房等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試點應用,并在解決大規模交易處理、共識效率、全球部署等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截至2017年,螞蟻金服在區塊鏈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全球第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